清·王士祯谈诗

标签:
王士祯王渔洋文化诗歌 |
分类: 文史资料 |

文章作者:林渭人
***************************
附:王渔洋先生《秋柳》四首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合情重问永丰坊。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
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
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桃根桃叶镇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
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王孙忆往年。
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
-------------------------
然灯记闻
(《诗法萃编》卷十上)
渔洋夫子口授
新城何世璂澹菴述
石屏许印芳麟篆校刊
七月初四日师云学诗须有根蒂如三百篇楚词汉魏细细熟玩方可入门
脱尽时人面孔方可入古
为诗且加计工拙先辩雅俗品之雅者譬如女子靓妆明服固雅粗服乱头亦雅其俗者纵使用尽妆点满面脂粉总是俗物
古诗要辨音节音节须响万不可入律句且不可说尽像书札语
韵有阴阳阳起者阴接阴起者阳接不可纯阴纯阳令字句不亮
为诗各有体格不可拘泥如说田园之乐要学陶韦摩诘说山水之胜要学二谢若道一种艰苦流离之状要学老杜不可云我学某一家则无论那一等题只用此一家风味也
为诗须有章法句法字法章法有数首之章法有一首之章法总是起结血脉要通否则痿痹不仁且近攒凑也句法老杜最妙字法要炼然不可如王觉斯之炼法反觉俗气可厌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
为诗先从风致入手久之要造于平淡
为诗总要古吴梅村先生诗尽态极妖然只是欠一古字
论世诗要蕴藉又要旁引曲喻使人有讽味不尽之意不可只将旧事排说
为诗须博极群书如十三经廿一史次及唐宋小说皆不可不看所谓取材于选取法于唐者末尽善也
律句只要辨一三五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为诗结处总要健举如王维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何等气概
诗要洗刷得净拖泥带水便令人厌观
为诗出语要典不可杜撰
诗要清挺纤巧浓艳总无取焉
为诗须要多读书以养其气多历名山大川以扩其眼界多亲名师益友以充其识见璂问曰是则然矣但寒士僻处穷巷无书可读而又无缘游历名山大川常恨不得好友与之切嗟则奈何曰只是当境处莫要放过时时著意事事留心则自然有进步处说毕叹曰吾县风雅衰极澹菴汝当努力
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如何者为曹刘何者为沈宋何者为陶谢何者为王孟何者为高岑何者为李杜何者为钱刘何者为元白何者为昌黎何者为大历十才子何者为贾孟何者为温李何者为唐季何者为北宋何者为南宋析入毫芒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不然胡引乱窜必入魔道一日论及方山谢公诗曰方山清漪可爱但少嫩些
七言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宋人则陆务观若欧苏黄三大家祗当读其古诗歌行绝句至于七律必不可学读前诸家七律久而有所得然后取杜诗读之譬如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也此是究竟归宿处若骤学之鲜不踬矣
七月初六日薄晚乘凉院中璂执古乐府中江南可采莲一首进质曰如此诗寄托何在师曰此不可解然但见其古或者当时尚有阙文亦未可知因言古乐府原有句有音在当日句必大书音必细注后人相沿之久并其细注之音而误认为句附会穿凿至于摹拟剽窃毫加意义而自命为乐府使人见之欲呕如南中某公作乐府有妃呼豨豨知之之语夫妃呼豨三字皆音也今乃认妃作女认豨作豕一似豕真有知岂非笑谈唐人乐府惟有如太白蜀道难乌夜唬子美无家别垂者别以及元白张王诸作不袭前人乐府之貌而能得其神者乃真乐府也后人拟古诸篇绝是赝物璂日李杜诸作固无假窃然第末见其中有如古之所谓无字之音不识被之管弦其音将何如师曰恐亦未必可被之管弦璂曰古乐府之所谓音即如今之工上四尺乎师曰然
又曰如伯牙水仙操一序妙绝然其诗则殊不可解料是其中有缺讹处此等处必欲以意求之则凿矣又如逢逢白云一东一西一南一北此亦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之类料是其中有缺处然在今日但见其古如杜子美杜鹊行首四句便是从此诗脱化得来
又曰学诗先要辨门径不可堕入魔道
七月初八日登州李鉴湖来谒问曰某颇有志于诗而未知所学学盛唐乎学中唐乎师曰此无论初盛中晚也初盛有初盛之真精神真面目中晚有中晚之真精神真面目学者从其性之所近伐毛洗髓务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则无论初盛中晚皆可名家不然学中晚而止得其尖新学初盛而止得其肤廓则又无论初盛中晚均之无当也璂进曰然则三昧之选前不及初而后不及中晚是则何说是非欲人但学盛唐而不及中晚之意乎师曰不然吾盖疾夫世之肤附盛唐者但知学为九大阊阖万国衣冠之语而自命为高华自衿为壮丽按之其中毫无生气故有三昧集之选要在剔出盛唐真面口与世人看以见盛唐之诗原非空壳子大帽子话其中蕴籍风流包含万象自足以兼前后诸公之长彼世之但知学为九天阊阖万国衣冠等语果盛唐之真面目真精神乎抑亦优孟叔敖也苟知此意思过半矣
(《丛书集成续编》20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前一篇:伊尔库斯克及贝加尔湖随拍
后一篇:缪目,夏目,张目与京师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