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转自:心安之处博客
清颐和园外务部公所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东南侧,占地8300平方米,共有古建院落两处。院中最大的建筑,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新式洋房,建于1908年,在当时被称为外务部新公所。这座建筑将中式建筑的大屋顶外观与西式的现代三角屋架结构结合起来,从而在保留中式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实现了西式建筑内部空间轩敞巨大的使用功能,是清代末年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物,反映了中国建筑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探索历程,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颐和园外务部公所为清政府外务部的派出机构。据《光绪起居注》记载,从光绪二十八年到光绪三十四年的5年间,慈禧每年都在颐和园接见外国使臣,最多一年达14次。北京颐和园也从慈禧最喜爱的皇家园林变成了晚清重要的外交舞台,而颐和园外务部公所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清亡后,颐和园外务部公所曾被军队借用,后成为学校。2004年重归颐和园,经过为期两年的古建勘查和专家论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颐和园从2007年5月开始对外务部公所进行修缮,修缮工程尽可能地按照历史原貌恢复。在修缮过程中对大木构架保存较好的建筑基本保持不动,对劈裂弯曲的木构件用铁箍进行加固,修补了石活、屋面、木结构与墙体的裂缝;添配了受损、缺失的槛框,恢复了“外务部公所”完整的院落格局,最大限度地达到了保存历史风貌。(据悉外务部公所收回部分不足三分之二)。
1、 2 3 4 5 6 7 8 9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