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9)读诗手记十则

(2010-06-15 08:49:13)
标签:

杜律启蒙

觚庵诗存

钱谦益

谢榛

宋诗精华录

分类: 随笔

(一)《韦应物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一版一刷
韦氏诗句平白恬淡,此初学者不可为。孟子曰:博而后约。韦氏艺术炉火纯青之后,方见金丹,常人岂可轻易得之?

 

(二)《梅尧臣集》,伊犁人民出版社
梅诗初感:
1、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平淡无罪,但诗中不应多说明文字;
2、写此时此景不够;
3、受诗经、歌辞影响,语言不绮丽、不奇特、不曲折,在律诗方面尤其突出。

 

(三)《杜律启蒙》,齐鲁书社,2005年6月一版一刷
1、诗人须情动于衷,有感淤积,方欲一吐为快。即便老杜,如书中o和没有标记的诗,也比较平淡,虽有妙字,总不能打动人;
2、老杜曾欲与李白“细论文”,其晚年诗有的似乎过于细腻,感觉像日记,而诗仙多摆脱生活琐事,飘然与众不同;雪中桦
3、老杜诗大处着眼,细处落笔。诗中多有“万里”、“大江”“天地”等,后代诗渐少;
4、老杜诗中常有讥讽之隐意,如不少咏物诗。若正面,则自嘲,甚诙谐。

 

(四)《元诗三百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2刷
1、元人的诗作,确受唐诗影响大,不少诗中套用唐诗名句;
2、相比宋诗,元人大概有意避开说理,这在哲学上与理学拉开了距离。不知是不是元人认为理学误宋?
3、不如唐诗整体心境澄阔、气象峥嵘;
4、喜欢的诗人:刘因、张翥、贯云石、贡性之、赵孟頫、傅若金。

 

(五)《宋诗精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刷
1、宋诗风格多样,万紫千红,多数受唐诗影响,讲究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诗人诗风鲜明,有讲究清朗上口的,有耽于苦吟的,有追求雄健硬朗的,有擅长婉丽隽永的。已形成不少诗派,有意识地营造某种诗风;
3、更个性化的生活细节,如李昉《禁林春值》写办公室的感受,朱熹《观书有感》些生活哲理,张耒《发安化回望黄州山》写解禁的心态等;
4、以理入诗和诗人的存在;
5、喜欢的诗人:晏殊、林逋、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陈与义、杨万里、陆游、姜白石、刘克庄。

 

(六)《清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92年1月4刷
1、如果说宋诗的毛病是以理入诗,那么清诗的普遍问题是以文入诗,险句少,太工稳,又少激情灵性,多见老熟人;
2、对古风、七绝印象稍深;
3、文字狱的危险对诗歌影响大;雪中桦
4、喜欢的诗人:牧斋、板桥、梅村、龚自珍、孙原湘、吴震、严遂成……

 

(七)《晚清四十家诗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一版一刷
范当世、姚永概、俞明震、曾仲伯诗印象深。李刚己师出范门,奈何粗俗简陋?匪夷所思。

 

(八)《觚庵诗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一版一刷
初,是在《晚清四十家诗钞》中读到俞明震的,大为欣悦。在网上查找电子版不得。上海古籍出版后,一饱眼福。俞明震的诗,前期多有“微月”、“孤雁”、“残灯”之语,感怀身世,在出入世间纠结,约略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深藏的波澜。辛亥、壬子后(《庚戌十一月出都口占》开始),西北之行诸诗,气概宏壮,形胜险峻,不似病中呻吟,男性味十足。诗中出现麦、枣、桑、高原、幽州、豳土词语,乃西北特色的“此景”。大开大合,哀战火中民生之多艰,摈弃了忸怩矫情。《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首首皆好。

 

(九)《钱谦益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1月一版一刷
钱氏诗歌读来令人目眩生畏,典故丰腴,先生信手拈来。喜欢《西湖》二十首,其余只有感叹的份。因身世及环境故,先生诗风近义山,扑朔迷离,可以理解。

 

(十)《谢榛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一版一刷
之前拜读过谢氏的《四溟诗话》,颇有收获。相形之下,谢氏的诗歌令人大失所望。感觉谢氏诗,起句平和,先景后情,渐入佳境,惜作风老实,熟词熟语过多,无精彩中二联,尾句亦难有惊喜。文似看山,诗当倍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