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时期北京园林树木调查

(2010-06-07 16:25:34)
标签:

农事试验场

北京动物园

杂谈

分类: 文史资料

                 民国时期北京园林树木调查

            

                                 农事试验场场长  孙云蔚


  (一)绪言

  造庭园艺,或曰风致园艺,系研究园艺学中之一科。如公园,学校园,寺庙园,以及住宅园,等等均属之。

  造园事业,于东西各国,均甚重视,如瑞士以造庭园艺而立国,其整个国家,不论何处,均利用之以布置庭园,栽培花木,如一大公园然,故有谓之曰“庭园之国”,洵有由来了。他如邻邦日本,其造园技术,亦甚发达,虽穷乡僻壤之处,公园,私园,以及学校园,寺庙园等,到处皆有,布置精美,含意幽雅,与西洋式庭园相较,则另有风趣,而成为东亚独有之庭园术也。造园之为世人所重视者,盖因其与人生关系至巨,即可使身体健康,调养性情,增进道德观念,而思想得以纯正,是故人类生活,应不可一日或离也。

  庭园树木,则为布置庭园之主要部分,研究造庭园艺者,对于庭园树木之形态,习性,以及栽培法等等,不可不注意之。

  北京为我国古都,因历史关系,其市内外之名胜古迹,以及公园,寺庙等,均较他埠为多,故庭园树木之种类,亦为华北各地冠。且有数种,实为华北特有之庭树,世界各国,尚未有栽培者,是则北京之庭树,当有介绍之必要也。著者此次欲明了北京各公园之庭树种类起见,逐实地调查,草成是文,以供研究造庭者之参照,惟调查为期不久,遗漏植物,当属难免,尚希阅者指正,以期完备,则幸甚焉。

 

  (二)北京庭园树木之种类

  此次调查地点,计下列八处:

  一,颐和园。

  二,香山静宜园。

  三,中央公园。

  四,北海公园。

  五,中南海公园。

  六,天坛。

  七,故宫御花园。

  八,本试验场。

 

  上列八处中,其庭园树种类最多者,当推本试验场,及颐和园,与中央公园等三处。统计北京之主要庭园树木,共约六十九种。其中四十一种,为露地栽培者,而二十八种,则概行盆植,冬季置入防寒室内,以免冻害。(一般于十一月中下旬顷,放入防寒室中,翌年四月中下旬顷,则移出室外,是为常例)。下图为本场温室及防寒室。

  北京庭园树木中之露地栽培最多者,如丁香,海棠,榆叶梅,黄刺玫,山桃,紫藤,龙爪板等等。盆栽之最多者,如花石榴,夹竹桃,迎春,木犀等等。北京各公园中,大都均有之。兹将北京之主要庭树,列表于下:

  “注”下表中之“说明”栏内,系下记之略。

  露--即露地栽培者,冬季不行防寒。

  露防--即露地栽植,惟冬季须加防寒,以免冻害。

  盆--即“盆栽”,冬季须放置于防寒室内。

 

  北京之庭园树木一览表。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调查

中名              科名        说明

公孙树(银杏)      公孙树科   
白皮松            松杉科     
针枞              松杉科     
侧柏              同         
桧(桧柏)          同         
龙柏              同         
绦柳              杨柳科     
龙爪柳            同         
垂柳              同         
龙爪榆            榆科       
黄杨              黄杨科     
法国梧桐          篠悬木科   
木兰              木兰科     
玉兰              同          (或露防)
泰山木(洋玉兰)    同         
腊梅              腊梅科     
南天竺            小叶科     
柽柳              树柳科     
山茶花            山茶科     
山桃              蔷薇科     
吉野樱            同          露防
碧桃(花桃)        同         
花梅              同         
郁李              同         
梅桃(山豆子)      同          露(又称毛
                                樱桃)
榆叶梅            同         
黄刺梅            同         
花海棠            同         
西府海棠          同         
垂丝海棠          同          盆露防
木香              同          盆露防
玫瑰              同          露防
珍珠花(雪柳)      同          露防
麻叶绣球          同         
珍珠梅            同         
棣棠(山吹)        同         
铁角梨(贴梗       同          盆防(日本
海棠)                             木瓜)
模楂(俗称木瓜)    同         
紫荆              豆科       
合欢              同         
紫藤              同         
龙爪槐            同         
紫薇              千屈采科    盆露防
花石榴            安石榴科   
木槿              锦葵科     
芙蓉              同          盆露防
文官果            无患子科   
平基槭(元宝树)    槭树科     
地锦槭            同         
正木(俗名大       卫矛科     
叶黄杨)
木犀(桂花)        木犀科     
女贞              同         
紫丁香(北京)      同         
白丁香(北京)      同         
构骨              同         
连翘              同         
迎春              同          盆露防
探春              同         
夹竹桃            夹竹桃科   
络石              同         
紫葳(凌霄花)      紫葳科     
栀子              茜草科     
金银木            忍冬科      露盆
锦带花            同         
牡丹              丹毛农科    露防
棕榈              棕榈科     
苏铁              苏铁科     
太平花            虎耳草科    露(北京颐
                                和园及
                                故宫中
                                有数株
                                栽植)
地锦(爬墙虎)      葡萄科      同(墙壁
                                栽植)

 

  (三)数种珍异之庭园树木

  上表中之龙爪榆,龙爪槐,榆叶梅,白皮松,文官树,山桃,黄刺玫等,均为华北特有之庭园树木,自昔珍视之。于华南,华中一带,则仅少见。日本以及欧美各国,亦未有栽植者,故为世界仅有之珍异庭园树木也。将来颇有繁殖推广之价值。

  兹特将该数种之形态,特性,分别叙述之如下:(略)

  

  “参考文献”如下

  一,中国树木分类学(陈嵘著)

  二,河北习见树木图说

  (静生生物调查所)

  三,实用园艺学

  (著者著)

  四,青岛农林事务所植物名汇

  (著者著)

  五,植物原色大图鉴

  (村越三千男著)

  六,实际园艺第二十六卷第三号

  完
    二十九年七月
    (原载《三六九画报》1940年第4卷6期)

 

民国时期北京园林树木调查

备注:清农事试验场旧址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7号(现为北京动物园使用)。旧址原为清康亲王赐园,乾隆时收为御园,后为乐善园(三贝子花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商部奏请将乐善园及附近的广善寺、慧安寺划为农事试验场,此后屡有扩建。现存建筑有畅观楼、鬯春堂、大门、门内正楼及侧楼。试验场大门,砖造,仿文艺复兴券柱式,坐北朝南,正面三门;门内正楼及侧楼,二层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形式,木外廊铁皮顶;鬯春堂,传统三卷勾连搭形式,灰筒瓦,硬山带前后廊;畅观楼,二层折中主义风格,木桁架铁皮屋顶,大门作柱式门廊和拱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