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带来的三种痛苦

(2010-01-04 16:09:01)
标签:

雪中桦

文化

分类: 随笔

        博客带来的三种痛苦

                博客带来的三种痛苦

王国维先生曾经谈到,治学问要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发现,管理博客也要经过三个阶段,与“三种境界”说有些相似。

2006年在新浪创立了自己的博客。创始之初,我给自己定了一些框框:不哗众取宠,以文化、思想内容为主,兼顾关心社会、经济问题。
    一开始写博客,常常是因为厚积薄发、不吐不快。我一口气把自己积攒多年的随笔、感想之类,找了个打字社敲出来,连珠炮似的发到网上。这阶段我就进入了“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情形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一天中老盼着有人来阅读、写评语,我要赶紧回复。等忙忙叨叨上了网一看,好几天就有一两次阅读,便十分失望。那份孤独、那份凄凉,加上一点自卑,牢牢地锁住抑郁的我。

差不多一年后,我的博客点击数跌跌撞撞地达到了一万人次。当我看到不相识的博友,其文章层次底下、内容庸俗,点击却数十万甚至百万以上,不服之余,每每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平心静气时,我想,博客就是因为其随意性、及时性、虚拟化,才会如疾风暴雨席卷而来,有空闲泡网的网民,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崇尚风潮其实也是一种关心时事的表现。钱锺书有言:“大抵学问是荒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既然我自命不凡声称热衷学问,踽踽独行却为何又期待万众瞩目?我写我的,同声相求,能够有“二三素心人”足矣!

08-09年,我把心态放平,工作之余、情绪高时,就码点字放到博客里。我不再发了文章老在心头端着,斤斤计较点击量。一篇文字,有几个好友称赞、点出纰漏或由此议论下时政,我便觉得非常惬意了。博客就像一个孩子,你有教育的职责,但你不能代替他一辈子,他有了生命,今后的路就让他自己走去吧。

这阶段有点进入了王老先生说的“第二境”,虽然谈不上“人憔悴”,但我在心里常常反复纠葛着一个问题:博客是什么?我认为,首先博客是个人的东西,要写自己、写个性、写得真实。你可以不用真名,但一定要写得真实,唯真实才有生命,别人才感兴趣、才愿意做回头客甚至成为朋友。其次,你的博客应该是独特的,别人成功就是因为他的独特,同质化是你失败原因。第三,博客像轻骑兵,快捷而迅速,特别在议论时政方面作用尤为醒目,这是吸引人们在网上阅读的主要因素。第四,是博客也是互联网的优势,即图文并茂,还有链接。以上四条,条条伴随一个“新”字——新鲜、新颖、新意,可我骨子里似乎生就了一个“老”字,对传统文化的东西依依不舍,且如陈酿愈久愈醇,由此生出我对博客的另一个看法:资料性。我力求将网上没有或极难看到、搜寻到的境外媒体报道、古代诗词、文史资料处理后放进我的博客里,省得需求者“众里寻他千百度”,我想总会造福一方的。

日子不经(读“斤”音)过。翻过了09年,我的博客点击也接近第一个10万了。自己和自己比,我心满意足。这阶段有了新的烦恼。一是开始有人在你的文章下面跟广告帖、领奖通知之类;二是,你若隔一两天没有上网,你再看,要求加好友的几十个!加好友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素心人”!一个又一个推销商品或博客的软件,卷着你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名,鱼龙混杂地呈现在你目前、要和你“交朋友”!你全部删除吧,怕泼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你一个一个挑吧,实在是耗费你的时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只好选择逃避。干完手头的工作,有几分钟就下班了,“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就胡乱勾几个应付。今天一数,好家伙,黑名单也堆了181个了!

我现在的痛苦是,我不知道我的“那人”,在哪个“灯火阑珊处”?
                         http://epaper.dahe.cn/dhb/t20100120_173365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