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海”十年记(下)

(2009-03-14 16:37:33)
标签:

杂谈

下海

雪中桦

卡西尔

熊十力

分类: 散文

                             雪中桦

    我在公司接触到的员工,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哲学,他们的思维方式,真的是我以前所不曾见识的。尽管我号称做过多年的记者,跑过全国大多数城市,但和在公司相比,那些见闻就显得很表面。
    我在石家庄有个女组长,河南人,来公司很早,工作上我比较放心。听说她的对象是她姨家的哥哥,在一个村住着,当时她要请假回家结婚。我空闲时对她说,你们好,是血缘亲,不是社会上那种异性吸引,甭信什么砸断骨头连着筋。她拿个脏帕子一边抹鼻涕眼泪一边说他们是青梅竹马,离不开。结果她真的结了婚。过了一段,她说要回家休息,准备生产。我吃了一惊,劝她为孩子的将来着想,一定不要这么做。她呜呜地哭,我也听不清她在诉说什么。完了她还是回家了。对于类似的故事,我从前只是在报纸的社会版上读过,我没有想到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身边!我不知道用什么道理能够说服她,我觉得我的书都白读了。
    另一个人物,我们叫他Z先生吧。z先生来公司的时间更早些,每日勤勤恳恳,到我离开公司时,他还是一名普通员工。z先生负责质量检查,工作上和我接触较多。忽一日,他在ICQ上问我有没有时间,想谈谈。他的老婆与人勾搭,这回干脆住在一起,还给人生了孩子,问我怎么办?我说你自己定。他说要起诉。过了一段,听说他老婆又回家了。我问他,他低着头不吭声。公司的人笑他戴绿帽子,女员工尤其骂得狠……
    我在公司最后的日子里,时常背着手在工作区转,在年轻的、年长的、男的、女的员工们身边慢慢踱来踱去。想什么?好多时间其实脑子里一团乱麻。这么迥异的阶层,这些离奇的事件,这么多人的脸,搅在一块,就在这个高科技的、最前卫的互联网公司里。董事长一脸阳光地描述香港、新加坡等地高尔夫球场的经历;总经理翘着腿在沙发里复述着隆科多、年羹尧、和珅的故事,绘声绘色,鞭辟入里;市场总监一边鼓捣着上百张信用卡消费卡一边透彻地分析:“我告诉你,只有穷人才可怜穷人”……那些异国风情,那些宫闱秘史,那些高档消费,和我所要面对的,汗毛都挨不上。
    我在夹缝和折磨中几近崩溃。
    我生来最怕数字。自从负责公司信息中心之后,每日百十个事务要处理,各路数据要按时发送,大小帐目得悉心盘算,人头脸色须留意观察。我觉得我每天就像个小地主,拿着算盘扒拉流水帐。渐渐低迷的心境,致使检查失严,造成数据发送延迟、数量遗漏的失误,引起高层不满。他们有一天通知我现有的老同志全部撤离,换成新的一拨,证实了我与老同志有什么猫腻的谣言。很快我的助手全面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鲜而易见地指责我并压我辞职,更有打击总经理“党羽”的一石二鸟之功效。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
    2005年夏,我办了辞职手续,自己给自己放了假。登上五台山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去的辛苦劳累,我的憧憬和希冀,我的容忍和积怨,无从表达,在山顶猛烈透骨的狂风中心头突然涌上几句:

 

            中心多自惑,辗转上东台
           弯路盘金链,危石裹碧苔
           风寒催梦醒,花暖带情开
           极目云天色,何愁入尘埃

 

    唉,看透红尘,胸怀自然坦荡——诗可以这么写,回过头来去做人,又何其难也!
    这一年整个夏季,我关了手机,着了魔似地读诗,把中国的诗歌从汉一直读到民国,在大量作品边上都加了批注,书后写了札记,比大学上课时还认真仔细。我还在论坛上发出诗作,与人争议传统格律。我有时觉得此刻的自己近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安居”了,有时又觉得仿佛戴个斗笠、拿着钓竿的袁世凯,让人一看就滑稽可笑。
    还在诗歌读到谢榛及他的《四溟诗话》阶段,IT行里一位朋友G约我吃日本料理。他开门见山地说,他准备接手一个中外合资公司,也做内容整合,想请我负责数据部分。G在中国互联网界算是元老,我们较早就相识,与他共事我自然乐得。等诗歌读到陈三立及他的《散原精舍诗》的时候,我作为管理层人员开始参加G召集的、中外双方联席会议,商讨公司具体运营事宜。10月,我来不及读完俞明震的《觚庵诗存》,就到新公司做“南书房行走”了。
    新公司当时还未注册,外方的背景是路透集团,中方的背景是一家大报,双方拟各占股50%。作为中层管理人员,我需要在公司高层会议决议的前提下,带领数据小组与外方数据内容负责人洽谈如何操作。该负责人是位香港小姐——又是香港!况且她还十分了解我原来在香港的总公司。世界真小啊!当时中方业务实际分为两块,一方面与外方对接,另一方面拟开发一个为党政部门服务的平台,G要求这个平台于次年2月出产品。人少,业务紧,从此延伸到整个06年,我印象中所有节假日我都没有好好休息过,特别是夏天里我和另一位同事几乎天天在公司,已不分星期几,而且没有任何补助。家人也习惯了我说“加班”这个词,在采买、串门、聚餐诸事项中早已将我排除在外。“就当没有你这个人,”人家笑说。
    2006年春节前,外方来了不少重量级人物,中方请他们吃烤鸭、爬长城。其中一位技术总监D,德国血统,脸颊线条刚直,身材魁梧,胸脯厚实。我们全体人员抵达长城脚下,在一个乡村酒家聚餐,中方的技术总监李先生平日里也是个“啤酒肚”,两人PK起来,一会见李拿着两个酒瓶子追D,过了没多久,又见D腋下各夹两三瓶啤酒追李。还有中外一男一女喝高了跳起华尔兹来。我们都前仰后合,乐得笑肌疲倦,一个劲儿搓脸。第二天,起早的人在院子里竟捡到了D的毛衣和皮外罩。中午我们就在老乡家一起包饺子,热气腾腾,其乐融融……几个月后,风闻国家即将出台一个规定,强调涉外信息需经新华社批准,并由新华社指定的机构代理。公司外方经过考虑,认为运营条件发生变化,决定停止合资,我们双方谈了几年的“恋爱”就此成为历史。 
    我们收缩了战线。中外合资改为报社独资。那些为合资而招聘的诸如8级英语之类的人才们都跳了槽。我们开始研究自己的“真金白银”问题。互联网行业此时不像2000年“春秋之战”,而是大致座次已定,后来者如何分得一勺羹?领导层在想,我也在想。到07年,我需要加班的次数渐渐没有那么多了,我也能有工夫在双休日里陪着家人坐在颐和园西堤的长椅上,凝望着平静的湖面出神,长久地,长久地出神,谁也不说一句话。我希望整理一下自己来到新公司后的心路历程,更向前一点,我希望总评一下当初“下海”的这个决定。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我仔细分辨一下,差不多就是从我被降了工资开始的。我总想,自己风里雨里来回奔跑,上班下班年年如此,脑力体力未敢稍怠,怎么还被降了工资?降工资意味着领导对我的评价是差的,这与我对自己的评价大相径庭。我纠缠在这个逻辑中,越发地混乱而苦涩:我不再主动承担任何额外的工作,尽管我有熟悉的关系和运作的经验;凡事预先划清范围,不是自己责任圈内的任务,一概不予理采;别人提出的新建议,立刻往狡诈危险的方向去分析;对海阔天空的神聊尤其厌恶,甚至好朋友聚会也托辞躲避。每天,我在班上就想早点回家;在家里,话一不投机,就想还不如上班。书已经很难读进去,坐在摇摆的公交车里,常常冷笑一声:你这个行尸走肉!
    心乱,也想医好,那一段里甚至又翻出禅来读,读到“为而不有,善而不居”时似有所悟。那意思是说,我们做事,是因为要贡献自我,而不是自我标榜、自我功利;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不应该沾沾自喜。心乱,要害在私欲,在患得患失啊!雪中桦

    说到下海,我想,归根到底,不下海,怎么知道海里的感觉?不下海,怎么会了解到那么多和你不一样的人生?不下海,没有比较,你的人生就少一些色彩、一些厚度、一些味道。重要的且美丽的是你工作了,而不是坐而论道。正像卡西尔《人论》里说的:“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体系,规定和制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周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当然你尽可以比较,比如从个人创收的角度,比如从个人知名度的角度,来说明我得不偿失等等。对此,我曾在《怎样的轮回》的文章中写道:  

 

   “我自己的感觉自己作主,自己作证,我用不着欺骗自己……高和远,既要和人家比,也要和自己比。”


    我对熊十力论读书的言论记忆十分深刻。当年陆军少将徐复观向熊氏请教读书法。熊十力问他看完《读通鉴论》有什么心得?徐一连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责:“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收到什么益处?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我觉得做人就该如熊十力的读书法,尽量看到好的一面,才会有出息。
    做人不能太油了。
    悄悄说一句,09年我所在的公司开发的搜索引擎,在一个国家项目的投标中全票通过专家组评审,背后2个亿呢。    
    
   


                                                 (全文完)

“下海”十年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