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八百里南岳衡山全图》局部──衡阳回雁峰
2008-9-3
大公网
湖南画家邓辉楚的山水长卷《八百里南岳衡山全图》最近在湖南面世。此图长108米,高84厘米,从南岳首峰衡阳回雁峰画起到最高峰祝融峰再到尾峰长沙岳麓山,婉转八百里,计七十二名峰,所绘景观近二百处。
结缘南岳潜心绘制
1983年,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画家邓辉楚在南岳为第六届全国美展准备作品,最终凭一幅工笔人物画入选,并获湖南省文艺创作奖。从那时起,邓辉楚就觉得他这辈子与南岳有缘。2004年秋,邓辉楚再次到南岳写生,并决定画一幅南岳衡山长卷,记录当今南岳衡山之面貌,弥补历史之遗缺。
接下来,邓辉楚历经一年踏遍七十二峰写生,为走访专家搜集所有关于南岳衡山的资料,查找核对。
在进入创作的近四年时间里,邓辉楚主要采用平远法和深远法构图,以湘江为纽带,在南岳衡山的万山丛中迂回穿行,最终从长卷的结尾流出,注入洞庭湖。画卷将七十二峰及诸多景点按大致地理位置安置其中,并按「雁城春晓」、「南岳郁秀」、「名居秋色」、「麓山飞雪」四个部分连贯起来。
历经七年多时间的积累素材和近四年的潜心创作、修改,一幅长108米、高84厘米的《八百里南岳衡山全图》巨卷终于绘成。展读《全图》,从衡阳回雁峰到长沙岳麓山,一座座山峰高耸在湘中大地,祝融峰上,烟云掩映,真有飘然欲飞之感。更可贵者,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风光名胜、湘中城市的现代风采、名人故居的历史风貌,以及璀璨的宗教文化、湖湘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和反映新世纪的社会风尚都在画卷中用传统的山水画描绘得淋漓尽致。
笔法多变用墨鲜活
在山体表现上,作者将披麻皴和斧劈皴以及前人一些其它皴法结合起来加以变化,用墨上强调湿润、鲜活,和淡墨的层次变化。图中著力画各种大小、远近、老嫩不同的树木和山上不同的植被,通过各种不同的用笔和墨色,表现江南水气氤氲,秀丽明媚的景色。
湖南省省长周强看后,觉得此长卷可以印制作为湖南省政府馈赠客人的礼品。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邓福星认为《全图》堪称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交织的史诗,是一部展示南岳衡山全貌与神韵的山水画佳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