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睹珠三角5家工厂倒闭

(2008-07-04 11:31:52)
标签:

财经

分类: 观天下
    
    美《新闻周刊》网站6月28日报道
    题:乌云笼罩珠江三角洲
    记者 乔治·韦尔弗里茨

   
   
    目前还无法准确地统计出,究竟有多少工厂在中国南方最近发生的洪涝中受灾。但大自然如今已成为促使小规模低技术型企业退出珠江三角洲的另一个推动力,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这个曾经是鱼米之乡的地区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纺织品、体育用品和玩具的出口平台。不过,早在今年夏季开始降雨之前,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工厂就已处在水深火热中。近日在考察东莞市期间,瑞士信贷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目睹了5家工厂的倒闭过程。他说,工人们排起长队在外等候,而“老板们则在为他们支付解雇费”。
   
    这种场景令人联想到日本、韩国和台湾曾经历过的企业转型,这些低技术型企业—曾经是拉动经济起飞的引擎一旦失去竞争力后不是迁走就是关闭。20年前,广东曾是亚洲绝大多数小规模、家族式企业云集之地,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省份,成了吸引内地民工的一块磁石。
   
    然而,自2005年以来,随着工资一年上涨14%,人民币开始增值,这种趋势发生了逆转。今年,由于劳动力成本更高、税收和环保规定更加严格,加之能源和原材料成本连续上涨,已迫使数以千计的工厂从珠三角撤出,开始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空巢”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的转型也是中国宏伟计划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和省级领导人都在强调,需要在该省创新挖掘“质早投资”—这意味着要为高技术项目投资,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他们还推动包括后勤支援、信息技术和银行等服务业的发展,这其中约大部分业务目前是由邻近的香港来提供。
   
    仅广东一个省的出口额就占中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这里估计有来自内地省份的民工约1700万人,其中大部分工人都在技术含量低的外资企业工作,这类企业因承受巨大成本压力而将被迫退出。瑞士信贷银行估计,三分之一的广东出口厂家可能将在三年内关闭。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企业大批逃离现象更是一种机遇,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塞亚丁近日撰文指出,低技术型企业迁移至中国内陆地区是在“把土地和资源让给更加清洁、高效和附加值更高的新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