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04日14:32
大河网-河南商报
在洛水中学,工作人员正在取样,他的背后是那栋没有倒塌的教学楼。
http://img1.qq.com/news/pics/10852/10852400.jpg建筑商坦言盖危楼" />
商报特派灾区记者 胡志强
文/图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后,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两栋同时建造的教学楼命运迥异。
一栋瞬时成为废墟并致505名师生伤亡,另一栋却岿然屹立。
倒塌教学楼的建筑商坦言,该楼在建设过程中,曾因质量原因被勒令停工,完工验收时又被教育局鉴定为危楼。但后来教学楼之所以验收合格,是他“找人办的”。
【 现场勘察】
“又是一座没有构架柱的教学楼”
5月30日上午,四川什邡市洛水中学校园内,来自该镇下院村一组的青世明又抱着女儿的遗像来到学校。
他与诸多遇难学生家长一样,追问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年建成的两栋楼房,一栋仍屹立在校园内,而另一栋却成为废墟?
什邡市教育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5月28日,洛水中学这栋四层的教学楼垮塌,共造成505名师生伤亡。
5月28日上午,两位手拿电钻等工具的工作人员来到洛水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是不是为倒塌的教学楼取样来了?”青世明的问题,引起几位家长的兴趣。“上面有要求,不让透露我们的单位名称,我们只是奉命取样。”工作人员回答。
家长们很不理解,大声质问:“为什么不透露单位名称?我们怎样得到检测结果?”“我们是四川禾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忙说。该公司另一组取样人员,正在对绵竹市几所学校的建筑废墟进行取样。随着机器的转动,一个个标本从大梁中取出,他们在样本上标注上日期和地址等信息。
但所有这些并没给遇难学生家长带来希望,他们认为,这栋倒塌的教学楼原本就是危楼,校方也很清楚。他们的观点是:检测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找到当时的图纸,事故原因才会一目了然。
事实上,早在5月26日下午,着手调查学校教学楼倒塌原因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3名专家就曾在现场致电什邡市相关部门,询问该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是否入档,能否调出来,但对方回答称:“时间太久,设计图纸很难找到。”
经过现场勘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正祥得出的结论是:“又是一个没有构架柱的教学楼!”
【 工人追忆】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
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天下午,洛水镇永兴村五组45岁的王晓民(化名)正在银川一建筑工地打工。当天晚上,王晓民接到家里电话称,洛水中学教学楼垮塌,不少学生被砸死。“当时我马上就想到,洛水中学靠门口那栋四层教学楼肯定已不复存在。”王晓民说。他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年他曾参与这栋教学楼的建设,建成后就被上级有关部门鉴定为不合格。
该楼是1986年南元村村民刘新平承包建设的,王晓民负责教学楼的大梁、圈梁的浇筑工作。“当时认为老板所购买的钢筋有质量问题,原因是钢筋不规则,边缘还有不少小坑洼。”王晓民担心,建设四层的教学楼,用这样的钢筋不会通过上级职能部门的验收。
教学楼的质量问题也引起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当该楼建到二层时,曾被责令停工。时任该校验收小组的潘老师也证实了王晓民的说法。
“上级来人对教学楼的大梁、立柱进行试压检测,结论是大梁与立柱受压力不够。停工一周后,建筑商将一根大梁敲掉后,又重新浇筑了一根,具体以后为什么又开工了,我就不清楚了。”潘老师说。
停工期间,王晓民并没离开学校的建筑工地,因为同期并排建设的还有一栋五层教学楼,即经过地震后仍屹立的那栋教学楼,该楼是一位叫周现财的建筑商所建。
王晓民到了周现财的工地,仍然负责大梁的浇筑工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现财把关很严,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进的,这也是当时工地工人们的共识。”
【 建筑商坦言】“找人才把教学楼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