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颉刚:古物陈列所书画忆录(并序)

(2008-02-29 15:03:31)
标签:

顾颉刚

杂谈

分类: 文史资料
 

                    古物陈列所书画忆录(并序)
                             
    顾颉刚


                                                                         顾颉刚:古物陈列所书画忆录(并序)      西滢先生来信急索文艺的稿子,我近日实在没有作文的功夫,这怎么办呢!篇翻旧稿,大都没有完篇,要完篇亦非一二日内所可急就。末了,找得了这一篇东西。这篇既名为“忆”当然没有所谓完不完,所以就取此塞责。

  我的父亲极喜收藏书画;光复那一年,从安庆带回来的卷轴很不少。我饱览之
下,使我在读书如游山以外又开了一个新境界。此后,我父继续在南京,苏州,杭
州收集,买了下来都交我保管。我虽不是一个艺术家,能分析的批评它们在艺术上
的价值,但这浑然的美感竟把我深深的陶醉了。

  我的兴致是极高的,一件事情不干则已,既干则必竭尽我的力量做去。自从书
画成了我的癖好之后,我常到人家去要求看名人的真迹,或到书铺子里翻看新出的
印本,自己驻买些书画家的传记和评论艺术的书,考查他们的相承的统系和不同的
派别。经了五六年的陶冶,虽是无人指点,也觉别有会心。当北京大学初办画法研
究会时,曾买了许多珂罗版印的画册画片;我以会外人替他们编成一册很详细的目
录,自以为分类部次甚有法度。但这本目录没有印出,我自己也没有存稿,甚为可
惜。

  民国六年十月,偶陪了戚长游三殿。顺道到古物陈列所参观。陈列所有两部分
,文华殿里是书画,武英殿里是古代的彝器和宋以来的各种工艺品。我们进文华殿
时,顿使我受一大刺戟。这里边真有许多好东西,尤其是宋代的院体画和明代的文
人画,精妍秀逸之气朴人眉宇。把以前所见的一比,就显出我家收藏的粗陋,而珂
罗版印本也已失了神采。我抑不住的喜悦,把我的心花也怒放了!我正想在笔记册
上把极心赏的几帧的名目钞了出来,不幸瞥见小屏风上写着的参观规则是禁止撮影
和笔记的,警察又很很的跟随,使我在怀中摸着了笔记册而不敢取出。退一步吧,
想每帧多看上几眼,而同游的人又没有我的兴致,他们只是匆匆一走,我也只得随
着出来。归后把记得的写出,约有三四十件,戚长夸奖我的好记性。我道:“看了
二百帧只记得三四十帧,这算什么好记性呢!看我明天再去,把所有的尽记了出来
!”

  那时我住在北大西齐,明天早起,就在对面的小饭馆里吃了一顿饱饱朝饭。上
午九点,陈列所初开门时,我就进去了。这次一人独看,看的时间由得我随意伸缩
。每逢到一幅心爱的,就立上十分二十分钟,对着它端相。直相到下午三点许才出
来,陈列所已快关门了。这次的成绩可真不少,连同上一天所记的共得一百八十余
件,所差的不过十分之一了。此后又于七年四月,九年三月进去两回,续补了六十
余件(陈列的东西时有更换,故溢出二百件之后)。自九年夏间毕业以来,自己的
督促和人家的责望逼得我没有闲暇,连自己家里的书画也很不容易抽出时间去展看
。这次到京已有十五个月,竟不曾到过文华殿一回,正似京师图书馆为我最爱到的
一处地方,但在这时期之中还没有去过一样。

  这篇东西,曾有友人要我写清,刊入报纸。我总想把记载清宫书画的《佩文齐
书画谱》,《石渠宝笈》,《秘殿珠琳》等书取来勘校一过,再行写正,所以没有
应允。但至今已有九年,还未校过一书,这样蹉蛇下去,说不定终我之生也就不会
有这一天,反不如现在发表出来,可以引起其他有兴并有暇的人去做我想做的工作
,这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就在本刊发表。材料出于仓卒的记忆,一定有很多的譌误
,渴望读者指正。

  我对于古物陈列所的办理上,很有几处极不满意。借着发表这文的机会,缕述
于下,希望他们能因此而改善。如他们假作痴聋,依然如故,只得希望国民自己起
来解决了。古物是全国公有的古物,本来我们太放任了!

  第一,古物陈列所的东西不应该守秘密,不许人家摄影及笔记。我们所以要把
古物公开,原要使国民得以欣赏,得以研究,而欣赏与研究原非匆匆一看所能了事
的。外国的美术馆中,不但许人摄影,而且许人坐在那里临摹,做长期的工作。这
才是正当的办法。现在他们不许人家摄影,当可说是为要得到发卖印片的专利;至
于连笔记也禁止,除了说他们守秘密之外,我真想不出有丝毫的理由。但他们只能
禁人的笔记而不能禁人的腹记,结果还有我这样的戆人写了出来,印在报上,可见
要用一手掩尽天下目是不可能的,秆然耗费心机而已。

  第二,古物陈列所的东西应当知道是国家的公物,不应当听让官僚阔人索取。
这句话初看甚觉可笑,但事实是这样。当袁世凯称帝时,曾在所中提出许多珍贵的
东西送给外国人和他的大臣,藉为赞成君宪的一种酬报。那时报纸上曾有几回记载
;可惜这些报纸不在手头,未能钞出。今把粘在册上的报纸写下二则,以见一班:

  徐世昌因陆荣廷本届寿辰,特派武官朱少伟,黄得如赉带礼物四大木箱,前赴
武鸣致送。闻有武英殿中所陈列之大花樽二尊。玉器四具……各物统共值四十万元
。陆荣廷以此等皆属公物,除将题有上下款之寿屏寿序酌收外,其余珍物已交来使
赉还,即日护送出港云。(八年十月二十日《岳南新报》)

  历代帝王像及《出警入跸图》,民国四年虽经陈列一次,为日无多,即由公府
提取。中外人士往往以未曾快睹为憾。此次因减价期限较长,特由公府提回,暂行
悬挂文华,武英,太和各殿,藉餍中外人士之望。灯节后仍须送还,并非永久陈列
,幸勿交臂失之!(十一年二月都是《门新报所》登古物陈列所减价广告)

  我们看,古物陈列所的东西,做了总统就可以自由提取,作寿礼送,最高的行
政机关也可以自由提取,据为已有,这是什么道理?这类的事情,当然随时都有,
听说只要做了总理总长就有开条提取的权力,不过事情秘密,加以国民的不注意,
因此,若无其事而已。最近在报纸上,又见清室善后委员会中检理清室档案,发见
清室向陈列所提物的单子。以亡清的皇帝而竟向民国的古物陈列所随意提取物件,
这真是岂有此理!照这样下去,陈列的东西不要全给阔人提完而后关门吗!我们对
于此等事,决不能原谅他们的屈于势力之下而不得不然,因为他们还不懂什么叫做
古物陈列所,还不懂什么是民国国家设立的古物陈列所,他们只会恭恭谨谨的做阔
人的宝藏外库的经理者,所以对于国民的参观只有“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
之外”,他们也正不求我们的原谅呢!

  第三,古物陈列所的东西应当编印目录,克日公布,听人购买。我们到陈列所
所看见的,只有文华武英两殿及太和殿中零落的几件;所有藏异物件的库--咸安宫
宝蕴楼--里边究不知存着多少。因为有好许多东西我们不得看见,即看见的亦因不
许撮影和笔记而不久就遗忘,所以由得他们提取而我们无从知觉,即知觉了也不会
激起甚深的眷恋。这真是借公开之名而行秘密之实的一个好方法!所以我们应当要
求他们编出目录:详加说明,一方面可以供给我们研究的方便,一方面也可以杜绝
将来再有提取的事情的发生。这目录上并应将十余年来被夺的物品名目及夺取人名
列入,以便作收回之计。

  第四,古物陈列所的东西应当全部摄影精印出售。数年来,武英殿的门口确有
几个玻璃柜子装着出售的影印周铜器册,董香光画册,郎世宁等画片和明信片。但
种数的寡少,印刷的粗劣,还没有一家小店铺的规模。我们只要把宝蕴留真取来一
看,便可知道最俗下的印本也不如此过。我们平日常说犯着俗气的是商贾气,是市
侩气,但市侩商贾印出的书画片却还能讲究雅致的装璜,还不致全失书画本身的美
感,古物陈列所印出发卖的算什么呢?这些模糊失神的东西,我历次想买而终于没
有买,就为买了回去,对于我所极赏识的书画要渐渐的化为恶感了。北京城中好的
印刷铺子到底还有,写字秀气一点的人也未死绝,何苦专烦下等的印刷铺去糟蹋古
人的名迹,专请写招牌人去开封面呢!他们如能把所藏的东西精印出来,即使评鉴
考证方面未能完备,也未尝不可运销京外和国外,做一笔好买卖,来贴补自己的经
费。可惜他们枉担负了保管古物的职责,实际上连商贾的知识还彀不到!

  第五,古物陈列所的门票不应卖得这样贵。现在买进紫禁城(即东华,西华两
门)的票计洋三毛,陈列所每殿一元。廉价期内,每殿减为五毛,而进紫禁城的票
不减。那么,我们进去一次,平时是二元三毛,廉价期内是一元三毛。在这生计枯
窘的时候,定出这样贵的票价,简直是拒绝人家的进去。所以进去的人就少极了。
本年二月五日,我和我妻到武英殿,拿了一张五元的钞票叫他们找出四元,他们竟
找不出;幸而觅得一张零票,方能买票进去。进去之后,在三小时之内,所见的游
人只有五六个。这尚是阴历的新年,尚是在廉价期中,而游人人少竟如此,卖票房
就随着而一寒至此,这便见得他们定了高价的效果了!其实,东华门到西华门这一
条路早已成了阔人通行的道路,马车仅可以自由通过,挂公署徽章的人坐的人力车
也不会受阻挡,这三毛钱的门票原不过留难一般平民罢了。至于太和殿上放了一点
东西,借此为廉价期内不减价的理由,更是拙笨的骗人方法。几个木刻嵌字的屏风
,几个雕刻盘龙花纹的柜子,几个景泰蓝的小宝塔,零零散散的放在殿上,没有一
毫统系,也没有什么美术意味,并且与太和殿的殿宇是十分的不相称,这算什么呢
?万牲园中的畅观楼须另行买票,本已不通,新近放了一座鳄鱼的标本,竟加了三
倍的票价,弄得自此以后轻易没有人进去。官僚办事的可笑,大率如此,他们若是
不要人家到来,免得许多麻烦,便应取消公开的名义;他们若是要多赚钱,则赚钱
自有赚钱的方法,断不宜一味勒索高价,使仿望而却步。在这上,又使我叹息他们
连商贾的知识也彀不到了!

  第六,古物陈列所的经费应当建议增加。在《现代评论》第十一期中,读到唐
有壬先生的《我们对于财政善后的主张》,知道陈列所的经费每月只有一千元。这
使我对于他们很起悯怜的同情,对于这些古物也不禁起了恐怖的感觉。我们想,这
一种元即使按月拿到,除了发给薪水工金之外,那里还有余沥可以及到古物身上;
何况在这连欠带扣的政费之中,一个月能拿得到多少!让一班生计困苦的人终日对
着一大堆的珍贵物品,这是如何的危险!今将两月前失去东坡墨迹一事的报纸记载
钞录于下:

  古物陈列所文化殿陈设之历代名家书画,日前经该所杨所长检查,失去苏东坡
墨宝三轴。该所长即将陈设科经手人王刘全吉等派人监视。昨日探悉该所自此项窃
案查觉后,随即呈报内务部。内长龚心湛闻之,甚为震怒,即下一手论,略谓“古
物陈列所长呈报失去字画数件,其中显有情节,不能以疏忽二字即可卸责。应着限
该所所长督同所员,于三日内将原物悉数查获;否则从严罚处”云云。

  ……(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晨报》)

  古物陈列所文化殿失去苏东坡墨宝三轴。自查觉后,内务部令该所所长杨乃赓
于三日内将原物悉数查获,否则从严罚办各节,前已揭载本报。兹悉该所所长因该
项失物虽经多方侦查,尚无着落,积尤成疾,已于昨日病故云。

  ……(十四年三月三日《晨报》)

  这一件事实,固然不能说定它完全因为经费短少而发生,但经费短少至少是一
个重要的原因吧。照这个样子拖延下去,陈列所东西即使不提完,恐怕也要偷完了

  我们不许再有徐世昌一般的人把古物夺去送礼,也不忍再有杨乃赓一般的人遭
逢了不幸而吓死,更不愿意这些古物成了秘密的东西,使我们出了很贵的票价而仅
作匆匆的观览,且毫不能知道宝蕴楼的底蕴。我们主张澈底的公开,把宝蕴楼的全
部也开放,陈列的地方不够,可推广至传心殿诸处;无论何人,只要纳了很微的票
价,就得进去自由赏鉴,使一般平民都受得到优越的美育的陶冶。还希望陈列所的
所员们学到一点商业上的常识,会得计划如何可使游人众多,如何可使游人满意,
如何可使游人心爱的作品都有精美的印片买了回去,作永久的欣赏。这等的问题都
解决时,便是政费拿不到,也未尝不可因国民的同情而图发展了。这是为国家,为
人民,为陈列所自身计都有益的事情,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意兴去做?

  古物陈列所是以奉天和热河两处行宫中的物品成立的;听说从这两处运来的时
候,已经失去了好多珍品;十余年来,巧偷索夺,又损失了许多。此外性质类似的
,有以内阁藏书成立的京师图书馆,有以国子监藏器及内阁大库的档案成立的历史
博物馆。它们规模既不大,经费尤艰窘,所以图书馆中冬天不能生火,夜间不能点
灯,而博物馆庭户阒然,凄其无人,我们到底不能知道它算不算开馆备人入览。自
从废除了清帝的尊号,从事点查清宫之后,我们很快乐,将来可以建立一个规模弘
大的博物院了,每看报纸上登载的《点查报告》,何等的眉飞色舞!但细细的打听
他们的经费有没有着落,总是用摇头来回答。清宫的东西是极多的,远在以上所说
的几个机关之上,若再没有稳当的经费,便是将来多出一个放大的古物陈列所,预
备做长期的巧伦索夺的资料而已;就是监守严密,绝无弊窦,也不过多出一个放大
的历史博物馆,若存若亡,供游人的凭吊而已!我们对于这种得过且过,毫没有文
化观念的政府,真觉得填塞了满腹的尤虑与悲伤。我们的麻木的国民呵,你们全都
看得惯这种政府的措置吗?你们也都毫没有一点文化观念吗?可悲呀!可悲呀!

  我原意做一个《忆录》的小序,料不到一下笔之后竟收不住了,写了这许多字
。开头说没有功夫作文,却已经在百忙中硬腾出可两个半天的功夫了。我对于古物
陈列所的意见原已积了好久,借了这个机会,许我倾怀一吐,非常的畅快,这是要
谢谢西滢先生的逼稿之功的。  十四,四,四。

(《现代评论》 1925年第1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