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观天下 |

美国《亚特兰大宪法报》2月12日文章,原题:全球化有损中国零售传统 当唐启良(音)1970年代买手工制作的玩具时,孩子们都争着要他家庭作坊制作的毛绒兔子和泥制小老鼠。但今年,在春节期间,孩子们的父母大多都没有走进他那位于北京宁静而偏僻街道的传统玩具商店,他们都去沃尔马或者其他大型零售商店买这个时节的“抢手货”:变形金刚、遥控汽车。
唐家这个已经营了五代人的传统玩具商店的衰弱,正是在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日渐示威的一个例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动的,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已经涌入市场,吸引日益增多的消费者大把花钱。
在一个其国名与世界著名的手工艺“瓷器”(china)同名的国度里,这种转变使大多数的手工艺者濒临破产。在1980年代,还可以经常看到手工艺人挨家挨户地卖他们制作的东西,尤其是在春节期间,那正是中国家庭用年画和剪纸装饰他们屋子的时候。
“如今,几乎没有手工艺人能与出售工业化生产的、价格低廉玩具的商店竞争,他们大多都停业了。”谢文东说。他是北京一家专门出售小手工艺品商店的老板,他的顾客大多是外国人。
中国玩具制造商所面临的压力特别大。唐玉婕(唐启良的女儿)估计,目前北京能制作她家这种玩具的人只有20个人了,她打理着由她曾曾祖父创立的“唐家玩具店”。她说,她们家开这个玩具商店更多的是为了爱好而不是为了赚钱。
“如今的孩子们都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能够发声的玩具。”她说。摆在她商店柜台上的那些玩具几乎没人要——那些都是通过传统的中国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彩色纸风筝、栩栩如生的木偶和玩具娃娃。唐担心中国已经失去了与传统文化仅存的最后一丝纽带。她说:“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好处,但我们也应该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
大陸上百玩具廠面臨破產
歐美陸續公布新標準 加上人民幣升值衝擊
預估生產成本將上升15%
去年六月,東莞曾有一家玩具廠被指油漆含鉛超標,產品在美國大規模的被召回。歐美新標準的實施引起廠商的關切。
【2008-02-22/聯合報/F1版/華南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