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文章,有一组对比数字:
第一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今年前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48万亿元,同比少增3333亿元。4月当月外汇各项存款减少27亿美元。
第二条,6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监测结果。5月份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有22种,主要是猪肉(比上月上涨10.5%)、鸡蛋(比上月上涨5.6%)、花生油等食品价格。济南、沈阳、广州、长春等地肉价都创了十年来的新高。
第三条,截止2007年6月11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0359.02万户。刨除一人开两户,以及一家机构拥有多个帐户的情况,开立沪深股市账户的也接近5000万。
第四条,6月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冲高,创下今年以来第40个新高。这意味着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升值幅度达到527个基点。有业内人士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底将升至7.42-7.53,全年升值4.5%-5%。
我认为,为吸引银行储蓄资金回流,央行应考虑连续升息。5月19日升息后,1万元钱存一年利息为244.8元,比升息以前多得21.6元,10万元才多得216元。银行存款0.6%的收益率(一年期存款利率3.06%×利息税税率20%),如果再加上5月份的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3.4%的因素,实际利率为负值,当然不足以影响普通居民的投资取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储蓄具有极强的生活保障目的,国有银行的信誉是他们储蓄选择的首选目标。但20%利息税大大减少他们的储蓄热情。这也是为什么每推出一种国债,银行前连夜排队的总是离退休人群的原因。
有人算过一笔帐:如果取消利息税,财政部一年要减少616.08亿元人民币收入,但因为上提了印花税率,每年可新增1405.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已经完全可以抵消取消利息税带来的收入减少。考虑5月底印花税的余波未平,社会大局需要稳定,政府调控手段不宜过于强硬,可先采取利息税减半的方式,逐步至完全取消。2005年6月,政府对于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就采取了减半征收的办法。
预测政策推出时间:6月底或7月初,利息税减半;下半年,2-3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