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中桦
雪中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32
  • 关注人气:3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次银行排队与股市的随想

(2007-06-08 12:03:16)
分类: 随笔
     自5月29日夜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上调印花税后,中国股市急转直下,许多股民尤其是新股民损失惨重。看了不少帖子,有一些想法。
    先说说我最近三次去银行的经历。大约在5月20日左右,我去银行办个人业务,一拿号,吓了一跳:“您
的前面有126人在等候”。问大堂经理,说没办法,一直是这样,这还不是最多的时候,人最多的是在一月份。“都是开户的”,他一脸无奈,“我们的业务人员中午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我隔了近两个小时又来到银行,正好到了我的号,我被安排在两位姑娘后面等候。我瞟了一眼,她们也是办股市开户,手里拿了几张表格,听到营业员与她们的对话,开户资金*千元,还有入市后的一些基本问题。
    大约10天前再去银行,一拿号:“您的前面有23人在等候”。这使我大为惊讶,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化如此
之大。实际上,不仅人少了,每人办银行业务的速度也非常快,说明不是股市开户。
    昨天我碰巧再去银行,一拿号:“您的前面有2人在等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次去银行,冰火两重天。可能不关心股市的人搞不清其中的原因,没关系,看一下最近的股指收盘(上海A
股)就明白了:
                         5月8日3950
                        5月16日3986
                        5月21日4072
                        6月1日3767
                        6月5日3767
    我因此查了一下这几日全国的开户情况:
                        5月8日A股新增开户数36.8万户
                        5月16日A股新增账户24万户
                        5月21日A股新增账户23万户
                        6月1日A股开户22.7万
                        6月5日A股开户16.22万
    一般说来,新股民开户的热度与股市的指数上升与否有密切关联,换句话说,与股民的赚钱示范效应有关
。就以我身边的人为例,大部分是5月最后一周开的户,可以说还没有搞清日k线是怎么回事就被套牢。比他们早一些入市、前一阶段挣了钱、近几日折了大半的,就和最新的股民一起骂政府。然后消息满天飞。
    我不敢夸是老股民。我入市逾十年,当死多头被套了几年,中间断断续续到今天。此波行情,我是5月14
日全部出清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大批的新股民入市,而且在银行开户的人正在减少。有一次我从一个证券交易所门前过,看到爆棚的景象,近一半是年纪很大的人。“当卖冰棍的老太太都关心股市的时候,你要离开,”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规律。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股市悲观论者”,从五一过后,我就劝同事注意,我感觉风险越来越大,好像每一个明天都会来临。当然我现在无论说什么,都有可能招致五十步笑百步的谩骂。我不是官员,不是股评师,不是谁谁的托,我在自己的博客里谈谈感受,不愿意看的您按一下鼠标即可走人。
    骂政府的人有的说,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害了全国人民。我看了两家的职能,完全属于职权范围之内,依我
看,政府调节经济的手腕倒是越来越熟练。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半夜说”也没什么,历来如此,只不过那时候是星期六(单休日)。至于“出尔反尔”,可能解释的话有一箩筐,但政府具体办事部门今后应总结经验,中国民众特信报纸和广播,用词需格外谨慎。是不是有官员要为此事付出代价,我们等消息吧。
    今年股市这个动车组怎么处理?离退休的阿爷阿奶们把什么盒的钱都拿出来了,上班的人电脑屏幕里都开
着大智慧或同花顺,爬山在半路上有可能累出心脏病,困在山顶的人孤独待援。就像一位朋友形容的,车开太快了会出轨,急刹车会有人碰死碰伤。差不多是悖论了!给政府的执政能力出了一份考卷。
    说点轻松的吧——6月股市情况不是太妙,7月我却看好,十七大前后也行。这又应了“前途是光明的”那
句废话。说错了不负责任,反正我不是职业股评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