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题图摄影:globeshotz from Instagram
前几天收到读者的邮件,他说,怎么才能做一款让用户喜欢的产品呢?我说你这个问题的范围简直大得像人类简史,足够二十八个产品经理打一个礼拜架的。到底出了什么事?他继续说,我们的产品刚开始发布的时候状况还不错,随着功能越来越完善(也可能是复杂),发现日活越来越低了,闹心。我说,
这不是很正常吗?
啊,这很正常吗?正常不是产品发布,用户增长,公司蒸蒸日上然后白富美和人生巅峰吗?
那是异常现象,你看我给你讲个故事啊……
其实大部分创业公司的产品历程是这样的:
你有了个想法,或者主意,准备着手改变世界。这个主意可能是真的创见,也可能就是个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关的市场足够大,如果你占据了1%的市场份额(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事),你就是独角兽了。你组建了一个团队,你和两个程序员,开始构筑梦想。
你准备从移动 App 开始着手,毕竟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六个月过去了,你们做出了一个产品,你为它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你很开心,准备发布它。在发布产品的那一刻,你觉得,如果你的手指向苍穹,就能看到电闪雷鸣;你登上山峰,千年的冰雪就会融化成水;你走上舞台,就会有千百双手在挥舞……
产品发布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你付费让媒体和自媒体帮你发了几篇报道,收获了几千个用户。几天后这些用户中的大部分就不再使用你的产品了。你陷入了沉思……用户市场不是巨大吗?一定是缺少杀手级应用!于是你招聘了更多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继续为产品增加高级和复杂的功能,在投资人的钱没花完之前不停的发布新版本,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活跃度啊。
最后杀手没有呼唤出来,钱花完了(liao)。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知道错在哪里。
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呢?这个仁者见仁。我不是产品经理,但我是很多产品的用户,我愿意告诉大家,我眼中的好产品是什么样子。
一个产品的好坏,首先看它是否解决了人们真实的需求,或释放了人们潜在的需求,并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一个产品设计的再精妙,如果只是给极少数人或企业服务,也只能是个小众产品,算不上「好」。所以一个好产品往往是以正确的方式出现了正确的时间点上。比如,在 PC 时代做了 Windows,在搜索时代做了 Google,在移动时代推出了 iPhone,在社交时代创建了微信……这些产品的缔造者本身就极具智慧并高屋建瓴,他们创造的产品不仅优秀,而且恰如其分的出现在时代的浪头,宛如技艺超群的冲浪运动员,恰好赶上了汹涌浪潮中最高的那个浪尖,自然势不可挡,无往不胜。
好产品应该是简单的。就简单这个概念来说,又可以写一本书。「简单」而言,一个大众产品,如果需要一本厚厚的说明书来告诉用户如何上手,这就不是个简单的产品。一个软件打开之后需要先看七八个步骤引导,也不是个简单的产品。很多人都知道极简主义,知道少即是多,知道大道至简,但是能够做出简单产品的公司并不多,因为简单不意味着不复杂,也不代表功能不强大,也不是为了简单而简单。
这么多年过去了,Google 的入口永远是那个木了吧唧的搜索框,高兴的时候最多换换 Logo 纪念过去同时表示公司的设计人员人还在呢。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使用 Google 进行搜索,干净,简洁,没有一句废话,但这只是个冰山上的一角。对于深度用户来说,他们可以使用九九八十一种方式进行搜索,甚至使用长长的正则表达式,还可以使用地图、相册、邮件、云盘、文档协作等功能,对程序员来说,我们还可以复用 Google 开源的代码,调用他们的开放 Api,使用 Google 的算法等等。但是,Google 依然是个简单的产品。
关于简单,推荐那本书,《简约至上》。
好产品还应该是有品位的。品位意味着良好的设计,优雅,不打扰,干净,舒适等因素,但品位也是个不可以量化的东西。前几天读了几篇二爷鉴书四年前写的文章,我惊讶的发现,这孩子四年前就写得这么好了,仿佛通晓了天地间的秘密。如果是按这个顺序估算,二爷可能在小学的时候就洞悉了宇宙的奥妙。他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设计师不喜欢你站在他们背后 —— 读《眨眼之间》」,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
正是由于「美丑」这一判断标准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大家都喜欢站在设计师背后 —— 你基本不会听说过有人站在程序员背后,看着代码从潜意识中给出判断「这个程序写得好烂」。因为关于程序质量的经验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我很少见到拿过代码看十几秒钟就能脱口而出「写得真精彩」的程序员,但几乎每天都会见到对着视觉稿指手划脚的各种角色,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品位,那我再举个例子,比如 Medium 就是个有品位的产品。
Medium 是一个专注于阅读、写作和内容发布的内容平台,发布者要么是独立专栏作者,要么是各大公司的员工,或者是公司的官方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edium 类似微信的公众平台,这里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作者,相比微信,Medium 是一个更为专注的阅读和写作平台,兼顾了 PC 和移动端阅读。个人以为,Medium 把终端阅读和写作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平台的阅读、写作、推荐、简单社交等功能设计极为简洁,每个功能给人的感觉都是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尤其是英文排版(它的中文排版我一直不喜欢),我觉得 Medium 的设计师做了大量的设计实验才控制到这种精微的程度,以至于在 Medium 上聚集了世界上大量优秀的设计师作者。要知道,这是一个对排版和阅读体验要求最为苛刻的群体啊。
有品位的设计,最终吸引了出色的作者,汇聚了大量优秀的内容。除了个人作者,Facebook、Airbnb 这样的公司也乐得在 Medium 上分享自己的内容。
Medium 有很多细节值得品位,比如 Highlight、Recommend、Respond,最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在 Medium 上发一篇文章叫「Write a story」。我一直讨厌说教性质的文字,比如「如何让你财富自由」,「如何提升学习效率」,「如何提升心智」等等,我更喜欢的方式是讲故事,婉转曲折,但真实和真相,都蕴藏其中。
推荐几篇我正在读的文章,第一篇是关于写作的,第二篇是关于设计的,第三篇是关于深度学习的。
1、Take the Time to Use Fewer
https://medium.com/microsoft-design/take-the-time-to-use-fewer-words-450e650cdaf7#.mezte45pd
2、A designer’s four lessons on
https://blog.prototypr.io/a-designers-four-lessons-on-design-acd8b9080170#.e0lidjbfl
3、Bring Magic To Your Mobile App With Deep
https://medium.com/@avihay/bring-magic-to-your-mobile-app-with-deep-learning-184d9062d7fc#.5sww5p5o3
我自己的 Medium 是:https://medium.com/@chijianqiang
YouTube 也是个有品位的好产品。好在哪呢?建议大家和其他视频网站对比一下,在评论里说说。
写到这儿估计该有读者问了,你说了这么多怎么不去做个好产品呢?其实我们一直在做啊,至于最终的结果,好或是不好,还是要用户说了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