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字片语难解忧:糠疹?成长斑?白斑?胎记?

(2008-08-19 12:53:19)
标签:

16个月

歌宝宝

歌词

白斑

糠疹

成长斑

胎记

黑色素减少

育儿

分类: 小帅[歌]

打开了版面好多次,又关了。

想写一点,又放弃了。

 

 

周六,与老公不顾婆婆的反对带着歌词去了医院皮肤科。

歌词额头上的白斑,一直是我心中难以抹去的忧。

出生的时候,不知是我们没有在意,还是真的就根本不存在,至少肉眼是没有看到的。

直到出生一个月左右,宝宝经历黄疸事件后,猛然有一天发现额头右方有小块白色的斑,不仔细看还不会在意。

当时叫来家人看,婆婆坚持说这是褪黄疸换皮肤,而且在几天日坚持说这个白色的边缘在向外扩展,黄色的皮肤渐渐都会变白变嫩些。

 

当时沉浸在生育的喜悦中,没有过多的怀疑,但还是在常规体检时询问了体检主任和妇保院的皮肤科大夫,回答都较一致,“这是成长斑,以后会褪的,可能三、五个月吧,也不需要用药。”

现在宝宝十五个月,额头上的斑仍旧那么大。

因为歌词有些微微缺钙,我们便经常带他去晒太阳,于是整体的皮肤变的健康的小麦色。

这样一来,尤其显的那块斑明显了。

我和老公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网上查资料,从贫血痣、糠疹到白颠疯,几乎都有怀疑,却都不能确定。

于是决定一定要带歌词去看医生,尽管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能医生也看不出来什么,可能医生也不会有什么症断,可是必竟我自己不是医生,所以我仍然视医生的诊断为权威,我们也用这一点去说服婆婆,让她能理解为何我们一定要带着歌词去看看。

(婆婆总是反对我们带歌词去看)

儿科的医生曾建议我们去上海华山医院,可是因为必竟100多公里的路程,舟车劳顿,所以借上周公司旅游而我放弃了此次旅游而休息在家的时间带着歌词去当地的医院瞧瞧。

 

去第一家医院,刚刚踏进医院,歌词就神情紧张,白大褂一面对他,他就哭的伤心之至,扭着头不给人家看,无耐好不容易让白大褂看了一眼,我忙抱着他“逃离”。

老公回头向我转告白大褂的诊断:黑色素减少,无需用药,有可能长大会好些,有可能一直这样,不知道形成的原因,目前没有治疗办法。即使我们去上海华山医院,排着队好不容易看到医生,估计医生也只会这么说。

在走廊上遇到一位女医生阿姨,很友好的看着我和歌词,向她说明来意后,她微微瞄了一眼,说,胎记吧。

 

去第二家医院,又是同样的情景,这次的白大褂是位奶奶级的人物,我想终于能够碰到一位很和蔼很有经验的“奶奶”了,可惜这位“奶奶”的态度很不好,看着哭的很伤心的歌词,没有一点人性化的服务,而是生硬的叫我抱着宝宝跟她到办公室(她本来是在候诊厅聊天),然后叫我抱着宝宝坐下,而哭闹的歌词很不配合,头甩的象拨浪鼓,又无耐的只看了一眼,我抱着宝宝迅速离开了这个房间。

歌词最喜欢坐手扶电梯,而我抱着他只敢上去,是万万不敢抱着他再经手扶电梯下楼的,于是上去之后再从楼梯上走下去,等我们走下去的时候看见老公已经出来找我们了。

他跟我说,这次的医生更绝,告诉他根本不会消失,一直会这样,至于什么原因,一样说不知道。

 

回家的路上,我搂着歌词,亲吻着他的额头,小家伙懂事的和我头碰着头,互相蹭着对方的鼻子。

我很难过,真的很难过。

一直在吸着鼻子,因为我控制不了情绪,鼻子发酸。老公不停的问我,以为我感冒了,我忍不住告诉我很难过,他叫我不要乱想,等过了国庆节再去华山看看。

 

                                                                                          

 

只字片语难解忧:糠疹?成长斑?白斑?胎记? 

白斑在非强光下不是很明显,可是如果在紫外线较强时,看的尤为明显。

斑的形状不规则,边缘并不清晰,没有皮屑,摸上手感和其它皮肤无异,磨擦后与其它皮肤一样会微红。

应该是没有感觉的,不庠不痛,因为从来没有见宝宝抓挠过。

随着宝宝的成长,斑的尺寸与额头一起等比例的扩张。

只字片语难解忧:糠疹?成长斑?白斑?胎记?

 

也许常熟真的是一个太小太小的城市,小到这儿的见识如此浅薄,以至于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令人清晰的答案。

医生一句“胎记”,让我重新去看了qiqi针对威威血管瘤的那两篇博文,即便真的是胎记,两个小朋友的情况也是非常不同的,我能从qiqi那里得到一些鼓励,对自己的,还在将来对孩子的那一番“爱的说明”。

虽然,对于男孩子来说,外貌上的不完美并不那么重要,甚至有网络上说胎记还是聪明孩子的象征。可是,歌词,我的孩子,只要有可能,并不强求完美的妈妈一定会为了让你恢复无瑕而不余遗力。

 

同时也寄希望于强大的网络,亲爱的朋友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