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11-06 20:37:22)
标签:

历史

图片

杂谈

分类: 游记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十月三日,雨开始了。早上带大家到祆神楼看看,这里9点开门,不等了。据说宋代宰相文彦博始建,现存为明代万历年间改建,清康乾时期重修。国内唯一与祆教有关建筑。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想去城隍庙,也是九点开门。想去五岳庙,不开放,有人,无法沟通。雨中来到洪山窑址,遗址边上有红色文物。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再访源神庙,水利部门负责,找到人,很是热情的帮我们开门。位于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源神庙因洪山泉源而建,其庙即建在洪山泉之源头之上。源神庙宋前即有之,之后元至大二年(1309)新建庙殿三楹,并于明洪武十八年重修。据明万历十九年(1591)《新建源神庙碑记》,知县王一魁于万历十六年(1588)曾将源神旧庙东移迁庙于南阜(现庙址),并进行扩建。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介休东岳庙,雨中找到看门人,得以进庙,但是无法进殿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介休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小靳村东北,始建年代不详。庙院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3146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献亭、正殿和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庙内现存明清彩塑39尊,碑碣17通。山门、正殿、寝殿内皆有完整、精美的壁画。献殿很是漂亮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后殿的彩塑,应该是清代的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后殿的壁画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偏殿的彩塑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找旌介遗址,问来问去的找到了本不想来的回銮寺,正好带大家看看。回銮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东南20公里的绵山脚下,兴地村西北隅,因唐太宗登绵山礼佛未成在此处回銮得名,寺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五代毁于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后又毁。金天会、大定年间又重建。现存寺院保存完整,为元代建制,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垛殿等50间。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天王殿新塑像后有壁画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旌介遗址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旌介村中魁星阁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灵石资寿寺,可惜来时施工,只有个别殿能看。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三大士殿的彩塑。堂里三大士观音像及周围大小不等的 16位罗汉,尊尊体型优美,神情逼真,色彩清淡朴实,花纹自然得体,可称之为全寺现存 90余尊彩塑之最。上次来,只有这殿没看到,这次来只有这殿开着,正好弥补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寺外石刻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交口山神峪千佛洞石窟,因为塌方不开放。打电话不接,叫门不应,就要走了,有人来送东西,正好挤进去。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寺庙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山门、过殿等,最低层为庙堂院,正面及两厢均为砖石窑洞,正中无量殿内供无量寿佛,大雄宝殿凿建在深5.5米,宽3.1米,高3米的砂岩石窟中,洞内正中是释迦牟尼大型石刻造像,左右各有两个菩萨和两个侍者。石窟四周刻有16CM高,8CM宽,排列整齐的佛龛,每个佛龛内分别刻有14CM高神态各异的的小石佛1055尊,故名"千佛洞"。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第八批国保,水平真是不成。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2021十一山西行-介休灵石交口
夜宿交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