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巡礼之一宝顶山

标签:
佛学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造像 |

丝路发了两篇就因为不好意思将偷拍的照片上传而暂停了。春节去了大足,这里随便拍照,和大家分享。石窟造像从印度到中亚,再到新疆通过河西走廊到中原,也有一支传到巴蜀地区。国内从克孜尔到莫高窟到麦积山、云冈、龙门,一路向东,中国的元素越来越多,而到大足、安岳作为石窟造像艺术达到了中国化的颠峰,唐宋造像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去过安岳了,到大足虽然还是类似的风格,但在宝顶山感到更加的气势恢宏,也更加震撼。

参观的方向和发博客的方向正相反。
大足石刻是位于中国西南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大足石刻始凿于公元七世纪的初唐时期,在九至十三世纪的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不开放)。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宝顶石刻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后期的道教造像


正觉像,佛头顶有柳本尊像

圆觉洞口的狮子

圆觉洞不开放,只能借用网上照片了。错过精彩非常遗憾

牧牛图,用牧牛来表现禅意

护法神,以示道场森严


六道轮回图,解释阐述佛教核心教义

广大宝楼阁图为终生解释解脱之道


华严三圣展示修行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