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迹群五一活动纪行武安邯郸曲阳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游记 |

五一当天,四方客先回京了,我们五人继续行程。武安省保以上古迹众多,但是随着四方客离开,兴趣缺缺,随便选了几处看看。武安舍利塔以前来过,五一天气又很一般,陪槐树他们看看而已。

武安舍利塔,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城区武安城内,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香;远望挺拔雄伟,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层增建平座,二层四面有窗。塔分内外两层,塔心为八角形的塔柱,内外层之间留有通道,可由台级而上达第九层。由于塔身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托着塔刹,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一方室,为置佛而设。还好比上次来多看了个塔心室,塔心室内的小型造像,一边五个

塔心室内穹顶

之后去市区内的城隍庙,有时代特色的大门

河北省保沿平寺石塔,上次去过沿平寺旧址,不知道弄到城隍庙来了。

沿平寺石塔原位于河北邯郸市武安市午汲镇沿平村,沿平寺已废,现存唐代石塔一座。塔平面方形,密檐式,存高3.12米,白石雕造。基座造型奇特,为双龟式,须弥座布满雕饰。塔身正面设门,门边饰盘龙柱,两侧各雕一力士,门上方为尖拱额,饰火焰。额上方雕有二龙自塔钻出,十分生动。塔身背面浮雕妇人掩门,门边刻立柱,外端两旁各雕力士一尊,东西两侧面线刻罗汉像。塔心室内刻一佛二菩萨。塔身以上存叠涩檐四层。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城隍庙也是省保,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 现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布瓦卷棚顶;后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布瓦顶,为清代重建;中殿为庙中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琉璃瓦顶,前后檐施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
墙壁有明代胡祥所绘壁画,东壁绘“城隍出巡”,四壁为“山精水怪”,其山水花卉,龙虎竹石,鬼怪神物,各极其妙,为明代壁画之珍品。
离开城区往西北去看西营井经幢,省保。找了一圈人也没找到拿钥匙的人,只能隔墙看看了。




本来还想去禅果寺遗址看塔林,但是真容去过,又说路况很差,再加上看路上到处是警察,不知是否要封路,遂放弃。往南去野河村看张氏节孝坊,更像是门楼。



附近的野河塔,没什么观赏价值

节孝坊附近都是高门大院,应是晚晴民国时期的,也许都是一个家族的

离开武安,按照首长古塔寻踪要求,到复兴区前百家村定国寺遗址寻找百家村经幢。很快找到位置,可惜进不去。只能房顶上俯瞰一下了。


附近见到了碑首

路过黄粱梦,毕竟国保,进去看看。门票30元。
黄粱梦吕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北10公里黄粱梦镇,始建于宋代,明、清时代及1984年均有大规模修复。吕洞宾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这一古建筑群占地1.3万平方米,殿宇房舍180余间,依唐代沈既济传奇《枕中记》而建,欲称卢生庙、邯郸古观,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始建于北宋初期,是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千年古观。
“黄粱美梦”成语和毛泽东诗词“一枕黄粱再现”均出于此。相传卢生遇神仙,做黄粱美梦就在此地。黄粱梦吕仙祠属于闻名的宗教旅游资源。

黄粱梦故事画,画的不错

吕仙祠,除了石碑没太多古物了



之后去鹿泉的封龙山,赶上雨,我们也没找对地方,去了景区,而景区离石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遂放弃。最后在我得坚持之下去了曲阳的田庄大墓。下高速后一路堵车,晚七点才到地方,和管理人员好好说说,允许我们入内参观。最早是在爱塔传奇的博客中知道此处,直接就镇住了,外星基地似的结构,从未见过。

田庄大墓在今年3月份刚成为省保,肯定应该是下一批国保。

田庄墓葬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南15公里、羊平镇田庄村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2011年5月至2013年底[1 抢救发掘。墓葬形制极其罕见和独殊,在河北同期墓葬中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复杂。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汉白玉雕刻、砖雕构件、鎏金饰品和定窑瓷器,并首次在河北地区发现具有唐代风格的大型仪卫壁画。

玄武形象







武安城隍庙也是省保,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 现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布瓦卷棚顶;后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布瓦顶,为清代重建;中殿为庙中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琉璃瓦顶,前后檐施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


离开城区往西北去看西营井经幢,省保。找了一圈人也没找到拿钥匙的人,只能隔墙看看了。

西营井经幢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营井村,经幢位于原福祥寺内,寺已毁。幢刻于北宋,共三层,现高7米。幢座为方形须弥座。幢身为八角形,分三层,各层之间有华盖相隔,华盖雕饰有璎珞、莲花、飞天、瓦垄等各不相同。幢身一层南面刻楷书“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12个字,其他几面满刻陀罗尼经文。二层幢身八面各刻一龛,内有坐佛一尊。三层幢身东、西、南、北四面刻龛,内供佛像一尊,幢身残,仅存相轮三圈。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来还想去禅果寺遗址看塔林,但是真容去过,又说路况很差,再加上看路上到处是警察,不知是否要封路,遂放弃。往南去野河村看张氏节孝坊,更像是门楼。



附近的野河塔,没什么观赏价值

节孝坊附近都是高门大院,应是晚晴民国时期的,也许都是一个家族的

离开武安,按照首长古塔寻踪要求,到复兴区前百家村定国寺遗址寻找百家村经幢。很快找到位置,可惜进不去。只能房顶上俯瞰一下了。

邯郸市定国寺五代后周经幢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前百家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国寺经幢雕工精细,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十余尊精致的佛像、菩萨像,此石经幢乃五代时期后周开国皇帝郭威还愿所造。


附近见到了碑首

路过黄粱梦,毕竟国保,进去看看。门票30元。


黄粱梦故事画,画的不错

吕仙祠,除了石碑没太多古物了



之后去鹿泉的封龙山,赶上雨,我们也没找对地方,去了景区,而景区离石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遂放弃。最后在我得坚持之下去了曲阳的田庄大墓。下高速后一路堵车,晚七点才到地方,和管理人员好好说说,允许我们入内参观。最早是在爱塔传奇的博客中知道此处,直接就镇住了,外星基地似的结构,从未见过。

田庄大墓在今年3月份刚成为省保,肯定应该是下一批国保。

田庄墓葬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南15公里、羊平镇田庄村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2011年5月至2013年底
这个穹顶上能够看到星象

玄武形象





该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大型砖室墓。开口距地表约2米,开口至底深约6米。墓葬坐北朝南,南北长达66米。封土呈圆形,由内、外两圈组成,外缘有一周柱洞。封土制作考究,形制独特,逐层夯筑而成,直径34米。墓葬仅地面以下开挖土圹面积达675平方米,地下结构由墓道、仪门、庭院、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中轴,侧室及耳室分列东西,墓室总数达12个之多,全部用青砖砌筑而成,仪门、庭院和甬道两侧的大型壁龛,别具一格。封土覆盖甬道、前室及后室。 [1]
墓道位于南端,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宽,底面呈斜坡状。南北水平长29、东西宽3.6—7米,底面呈斜坡状。在墓道东、西两壁北部发现大型仪卫壁画。其中东壁可辨6人,其中北端人物通体高达1.8米,头带黑色软脚幞头,白色抹额,深目高鼻、满脸短髭,右手执钺,上身服圆领长袍,腰间系带,前襟撩起在胯间打结,足服黑靴,胯右侧斜挎胡禄。人物形象高大魁梧,衣着飘逸,面容刻划细腻,笔法熟练、高超,具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墓道北端东西两侧相向伸出一段翼墙,墙体端面各竖立一砖柱,东西对称,上部髹黑漆,下部髹红漆,象征一道仪门,可能即为文献上所说的乌头门,为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
墓道北接庭院,庭院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8.6、南北宽3.6米,底面平整。庭院东、西两侧砖墙上有券门通往东、西两耳室。庭院北侧有砖砌慢道连接墓门,墓门高耸,宽阔,虽上部毁坏,高仍近6米,门洞宽达3.4米,其上原为各种仿木构砖雕,有筒瓦、板瓦、彩绘椽头、雕花勾头、花口板瓦等。耐人寻味的是墓门券洞上方的封门砖外侧发现有“大今皇统九年三月日重修保”字样的铭文砖,说明墓葬在金代有过一次修缮。
墓门北接甬道,甬道为南北向长方形券洞式,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二层券,北部为三层券,通长7.4、南部券洞高4.1、北部券洞高3.9米。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大型壁龛,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耳室。在南北两部分的北端各有一高大汉白玉石门框,门额上有门簪三枚,门额上方有拱形门楣。在甬道及南北两侧发现尺寸30—50厘米的石块共计百余立方,可能原为封门之用。
甬道北端接前室。前室呈八边形,内切直径8米,左右两侧对称分布四个侧室的券洞。前室墓壁,为八根立柱分隔,墓底铺砌方砖,方砖非常规整,质密坚硬,表面磨光,边长37—38厘米。
前室与后室之间有后甬道相连。甬道北端也有一大型汉白玉石门框,门额上有拱形门楣。
后室呈弧方近圆形,直径7.6米,四立柱分隔,柱头有铺作,为把头交项作,柱头铺作之间有补间铺作斗口跳,制作规整。墓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券门,通往两个侧室。后室内堆砌大量的汉白玉残块,可拼合成石椁、石棺床等大型构件。石棺床为莲瓣须弥座式,平面作梯形,上、下枋顶面上各有一周汉白玉勾栏,栏板上雕刻花卉并着红绿彩。上、下枋之间的四角,各有一力士作托举状。棺床束腰部壸门内雕刻精美的人面,人面神态各异。棺床顶面内置木棺,棺外置石椁。石椁呈棺形,顶面弧曲,有贴金泡钉,前、后两侧有拱形堵头,椁盖前堵头浮雕朱雀,后堵头浮雕玄武。椁门位于椁室南壁,上有贴金门钉和铺首衔环。棺床前面有弧形踏道,即为“圜桥子”,踏道两侧有弧形栏板,踏道中间浮雕两人,居上者仰面屈肢,居下者作匍匐爬行状,左臂抚地,右臂前伸勾拽居上者之左脚,形像生动、逼真,寓意深刻。棺床南北长4.03、北端宽1.95、南端宽2.42、高1.1米,上置一椁一棺,说明后室仅为墓主一人,其它合葬者可能置于侧室,突出此墓以墓主一人为主,这不同于一般的夫妻合葬墓,而是强调个人为中心,说明身份非同一般。整个棺椁结构复杂、精美,体现出了墓主显赫的等级。
另外后室还发现汉白玉莲花方座柱础一件、汉白玉八棱柱一件以及汉白玉石盆一件,这三件器物原为一件石灯的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莲花方座雕刻最为精美。
10个侧室(耳室)分列庭院、甬道、前室、后室的东、西两侧,结构相近、大小不同、高低错落,最小耳室的直径也接近3米。墓室平面为近圆形,穹隆形顶,墓壁多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柱枋间有艳丽的彩绘。彩绘多为牡丹花卉,施绿、红、黑等多种颜色,墓室顶部绘有星宿图。前室的东南、西南侧室和后室的东、西侧室规模相当、尺寸最高最大,高约4.5、直径约3.5米,前庭东、西侧室和前室的东北、西北侧室规模相当、尺寸次之,高约4、直径约3米。甬道东、西侧室再次之,高约3.3、直径约2.8米。
以上抄自百度!离开田庄大墓回家,来回行程1500多公里,到家又是凌晨时分。
前一篇:北京古迹群五一活动纪行二涉县武安
后一篇:同事、朋友、家人--怀柔活动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