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京外古塔 |

很少一座古塔发这么多图片了,但是辟支塔基座浮雕非常多,又不愿意弄成两篇,就只好这样了。

灵岩寺周日是第二次去,第一次去时居然遗漏了基座的浮雕,没做好功课。

辟支塔位于泰山西北,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内,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辟支佛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六十三年完工。是一座八角九层十二檐的楼阁式砖砌建筑。辟支佛塔是灵岩寺的主要标志,挺立于千佛殿西北。塔高55.7米,底固长48米,为砖砌,可循级而上。下三层为重檐,上六层为单檐。塔座有“阴曹地府”酷刑场面浮雕,塔顶冠有铁刹,辟支塔密檐楼阁式建筑结构为中国独此一例。

从塔的名字来看,为供奉辟支佛而建。辟支塔“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佛是梵语音译,意译为“缘觉”、“独觉”。是三乘(声闻承、辟支佛乘、大乘)之一,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当时的一些高僧会被尊喻为辟支佛,比如,宋金之际的妙空智讷大师。在《补续高僧传》中记录:“在灵岩时,平江大姓胡氏设大斋,耆宿皆会。前一夕,梦人告曰:‘诘朝,有骑赤马衣黄褐而至者,辟支佛也’。黎明物色求之,而师裘马如梦。胡氏举室迎拜,一坐尽惊。”

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十二檐的楼阁式砖砌建筑,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
后一篇:济南历城龙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