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凉延恩寺塔

(2016-11-01 18:18:18)
标签:

佛学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京外古塔
平凉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建于明嘉靖十四年,二十五年竣工。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前两张照片拍摄于9月8日晨。上图是在居民楼上拍摄,下图在博物馆前拍摄。
平凉延恩寺塔
国保牌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明代赵时春作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东塔寺记》和《塔记》,对当时修建延恩寺宝塔有较为详细的反映。
《东塔寺记》:“寺以塔名,重在塔也。浮屠氏起西南夷,患夷俗多欲幻妄,欲以寂虚化之,唯恐其弗胜。其后延入中国,凡王公贵人反以其富贵施诸浮屠氏,敬而礼之,常恐弗能胜其志,故韩国温太妃爰怀先昭王,应世随化,散财酬德,乃卜东郊离面枕冈考胜,为琉璃宫七,以奉浮屠。前为大王,又前为金刚,以呵护山门。宫之左右各翼以廊,以貌古之礼敬浮屠而得其三昧者,左右廊之前益之以楼,以载鼗镛,为香火讽呗之节,其外环以精舍僧厨,崇垣复门,种种具足,然大要归重于塔,故为亭以居碑者又二,一以志夫寺,一以志夫塔。
平凉延恩寺塔
《塔记》:“塔七级,镇浮屠宫后,琢石以为基,覆之,视其殿楣栏甍榭,施砖填之,工以亿计,周缭铃索,用五金之材以千计。创手于嘉靖乙未初夏,丙午春初告成。凡厥用意勤至,上为明圣祝釐,下为士庶祈休,盖推广先昭王与今嗣王之令德,而欲播诸人人者也。睹斯塔者,当俨然研其精义,入于正觉,彼以杀为戒,则凡省苛法以寿节,宴游以裕物者,不可不知也。彼以贪为戒,则凡薄赋敛以惠下,谨礼教以睦族,斥远言利之臣式,昭恭俭之德者,不可不知也。彼以嗔为戒,则凡谗佞抅间之来过,差嫌隙之端待之,以定性驭之,以至公者不可不知也。浮屠氏让国以修行,故人贵其身如山岳,是以塔而藏焉。昭王盛年奄弃千乘之尊,太妃晚节施散万金之资,吻合浮屠氏之奥旨矣。则凡被夫教育者,必能恪守宝训,淡泊无为,静以养心,简以御事,怡神于虚明清淑之域,以享大雅乐善之休,兹塔将与有光,时存将阴受其惠焉。故不敢以不习浮氏辞,谨奉宣嘉问以为之记。
平凉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所在地原为延恩寺,曾发现明初延恩寺断碑。然赵时春《东塔寺记》和《塔记》中对此塔并未有明确称呼,只称寺为“东塔寺”,根据“寺以塔名,重在塔也”,则该塔名当为“东塔”。赵时春《平凉府志》记载:“东郭门外之阳有真武庙,有新塔寺,今改:正学书院,有旧塔寺。”同时,《平凉府志》中的“平凉府城图”上也标绘出了 “真武庙”、“塔寺”、“正学书院”。所以,现在所谓的“延恩寺宝塔”在起初称为“东塔”。是当时笃信佛教的“韩国温太妃”即韩昭王朱旭櫏的夫人温氏,爱怀已故的韩昭王,为其祈福而建的。在慎重选址后,自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起,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耗工十载而建成。同时在东塔前塑有天王、金刚;主殿两翼建有长廊,左、右长廊之前又筑钟楼、鼓楼;最外围环建精舍僧厨、崇垣复门。建成后的整个寺院称东塔寺,宝塔高耸,寺宇宏阔,成为当时平凉府城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淸代静宁进上王源翰有《平凉竹枝词》曰:“东关浮屠起七层,禅房罗列夜传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清人赵汝冀亦盛赞大明宝塔曰:“七层突兀薄霄汉,八面玲珑射斗牛。眼界欲闻登绝顶,秦关百二望中收。”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大明匾额
平凉延恩寺塔
塔刹及第七层
平凉延恩寺塔
七层到一层各层细节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细节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这张也是居民楼上照的
平凉延恩寺塔

平凉延恩寺塔
最后附一张江河湖海四方客拍摄的标准照,我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相应的角度,很是遗憾。
平凉延恩寺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