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京外古塔 |

香积寺石塔位于杭州城区拱墅区香积寺巷内。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七级八面石塔。仿照灵隐寺双塔建造,但腰檐明显缩小,结构手法和浮雕与灵隐寺双塔截然不同。是清代初年石塔建筑的代表作品。1968年西塔被毁,仅存东塔。后复建西塔。省保牌

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初年,据《仁和县志》(卷十二·明嘉靖年已酉年本)记载,香积寺在明洪武辛亥重建后,至迟在嘉靖已酉年(1525年)又“寝为旷野”“埽迹无存”。又据雍正本《浙江通志》载,至迟于成化年间,香积寺又重建,此后一直香火繁衍。从《湖墅小志》卷三的记载中可知香积寺毁于何时暂不可考,但至少应在清道光初年以后。现存香积寺石塔的建造年代根据该塔的第二层东面腰檐下“大清康熙癸已季春吉旦弘法沙门实澄新建”题刻,推知香积寺石塔应建造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香积寺石塔原有东西二塔,西塔于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东塔。1989年12月12日,香积寺石塔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积寺介绍

右侧古塔,左侧新塔

石塔整体照片

香积寺石塔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须弥基座上每层由平座、塔身、檐子相叠而成,逐层收分。塔身每面中部雕壸门,壸门上呈火焰状,两侧浮雕佛像或经文,檐上刻有筒板瓦陇、勾头、滴水,翼角雕刻出老戗、嫩戗,该塔浮雕除佛教中常见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造型外,还出现了托塔天王、关公等形象。

香积寺石塔在形式上仿灵隐寺双塔,但结构和浮雕却独具特色,塔刹部分采用了经幢的做法。石塔雕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线条流畅,雕刻精致,并且出现了世俗化、汉化的托塔天王、关公等形象,这在杭州现存的古代寺庙建筑中并不多见,说明外来的佛教传入我国与中国本土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已相互影响,进而发展。香积寺石塔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留存的清初佛塔,在历史、科学、艺术各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塔刹及各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