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3户县寻游之鸠摩罗什舍利塔

标签:
佛学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京外古塔 |

10月2日住户县,3日早上先去公输堂,但是很遗憾,虽然早去而且等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没有等来开门的人,只能放弃。3日第一个景点就是草堂寺了。但是草堂寺真正可看的东西不多,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鸠摩罗什舍利塔。

鸠摩罗什舍利塔,位于陕西省户县东南著名的佛教寺院草堂寺内,是安放鸠摩罗什大师舍利的灵塔。塔上有后人所刻“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舍利塔”的刻字,依其建筑形制和雕饰风格判断,应是唐代所建。是后人为了追念他而建造的。



舍利塔现在一个小亭子内,锁着门,只能隔着玻璃照相。使用一张网上照片展示整体。

塔的形制很特殊,主体属于亭阁式塔,其下部承以山岳波涛,须弥座为浪花波纹所组成,别具匠心。在以波浪形组成的仰莲盘上,置八角形亭阁塔身,刻出大门和直棂窗,其上覆以四出方形屋顶。屋檐下阴刻的佛像飞天,极为生动流畅。塔刹形制也具独特风格,在简洁的刹座上,刻出巨大的似莲瓣形花叶,来承托巨大的扁圆宝珠。整个塔的造型、雕刻,均极雄健精美。塔的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整个塔身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储紫、深灰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制而成,所以俗称八宝玉石塔。全塔上下共十二层,高2.47米。
我自己拍的整体,北面

东面

南面

西面

塔刹




屋檐下阴刻的佛像飞天,极为生动流畅。


上层云台之上即“帝释天宫”,正八边体四角攒尖形建筑式样,玉色墨黑。建筑墙体高54厘米,单边长26.5厘米,正南侧浮雕古典中式泡钉,门上有锁;正北侧双排竖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正书塔铭;正东侧为南宋参知政事权邦彦题偈,题款为“鸠摩罗什舍利之塔,权邦彦亲耒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偈文为“大士入东土,姚秦喜服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诘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据考“丁酉仲秋”当为1177年农历8月。墙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浮雕窗户,西南侧的窗棂下有“孙耒阳”三字,正西侧为平面。推测“帝释天宫”即灵塔的天宫,内为空室,即存放鸠摩罗什舍利的地方。“帝释天宫”墙体之上罩四角攒尖顶大屋盖,玉色赭紫,单檐宽104厘米,尽将宫室、云台罩在其下。檐下阴刻4组飞天极乐供养图案,仙女相向对捧果盘飘然而至,线条流畅,与莫高窟无二。屋面浮雕瓦纹,屋顶上雕宝顶。宝顶仅存方形基座,座上置石制塔刹,刹为青灰色石质,善相轮形制,下为“万”字格圆座,座上束腰,束腰上托仰莲,莲上浮云台,台上刹件遗失,传为清代后期,被西藏喇嘛劫去。


正北侧双排竖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正书塔铭

正东侧为南宋参知政事权邦彦题偈,题款为“鸠摩罗什舍利之塔,权邦彦亲耒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偈文为“大士入东土,姚秦喜服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诘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据考“丁酉仲秋”当为1177年农历8月。当时没有注意到有字,否则用长焦照了



云台分下、中、上三层,象征坚首、华鬟、放逸、四天王。下层高15厘米,直径70厘米,台径最小;中层高15厘米、直径80厘米,台径略大,为汉白玉雕刻;上层玉色淡黄,高18厘米,直径98厘米,台径最大。三层云台外沿均向外翻卷出12朵吉祥云朵,形若莲花,生动大气。




台上外沿圆雕铁围山,玉色砖青,参差突起16峰,峰势峻美,峰峦间有坐佛4尊,狮虎像5组,栩栩如生。铁围山内侧为香水海,水纹有致,波涛汹涌,正中间涌起水柱,可惜水柱缺层,柱上托三层云台。

基座上为圆台,玉色乳黄,高15厘米,直径135厘米,象征土、风、水、火四轮。台周竖面平整,上下各有边棱,棱间平面雕刻祥龙腾云图案14组,非常精美。

塔底为正方形基座,玉色浅蓝,高26厘米,长宽各169厘米,基座下有空室,推测为地宫,应为安葬鸠摩罗什舍利或法物之处。
介绍参考http://fo.ifeng.com/foyibolan/detail_2011_11/09/10521552_0.shtml

东面

南面

西面

塔刹




屋檐下阴刻的佛像飞天,极为生动流畅。


上层云台之上即“帝释天宫”,正八边体四角攒尖形建筑式样,玉色墨黑。建筑墙体高54厘米,单边长26.5厘米,正南侧浮雕古典中式泡钉,门上有锁;正北侧双排竖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正书塔铭;正东侧为南宋参知政事权邦彦题偈,题款为“鸠摩罗什舍利之塔,权邦彦亲耒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偈文为“大士入东土,姚秦喜服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诘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据考“丁酉仲秋”当为1177年农历8月。墙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浮雕窗户,西南侧的窗棂下有“孙耒阳”三字,正西侧为平面。推测“帝释天宫”即灵塔的天宫,内为空室,即存放鸠摩罗什舍利的地方。“帝释天宫”墙体之上罩四角攒尖顶大屋盖,玉色赭紫,单檐宽104厘米,尽将宫室、云台罩在其下。檐下阴刻4组飞天极乐供养图案,仙女相向对捧果盘飘然而至,线条流畅,与莫高窟无二。屋面浮雕瓦纹,屋顶上雕宝顶。宝顶仅存方形基座,座上置石制塔刹,刹为青灰色石质,善相轮形制,下为“万”字格圆座,座上束腰,束腰上托仰莲,莲上浮云台,台上刹件遗失,传为清代后期,被西藏喇嘛劫去。


正北侧双排竖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正书塔铭


正东侧为南宋参知政事权邦彦题偈,题款为“鸠摩罗什舍利之塔,权邦彦亲耒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偈文为“大士入东土,姚秦喜服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诘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据考“丁酉仲秋”当为1177年农历8月。当时没有注意到有字,否则用长焦照了




云台分下、中、上三层,象征坚首、华鬟、放逸、四天王。下层高15厘米,直径70厘米,台径最小;中层高15厘米、直径80厘米,台径略大,为汉白玉雕刻;上层玉色淡黄,高18厘米,直径98厘米,台径最大。三层云台外沿均向外翻卷出12朵吉祥云朵,形若莲花,生动大气。




台上外沿圆雕铁围山,玉色砖青,参差突起16峰,峰势峻美,峰峦间有坐佛4尊,狮虎像5组,栩栩如生。铁围山内侧为香水海,水纹有致,波涛汹涌,正中间涌起水柱,可惜水柱缺层,柱上托三层云台。

基座上为圆台,玉色乳黄,高15厘米,直径135厘米,象征土、风、水、火四轮。台周竖面平整,上下各有边棱,棱间平面雕刻祥龙腾云图案14组,非常精美。

塔底为正方形基座,玉色浅蓝,高26厘米,长宽各169厘米,基座下有空室,推测为地宫,应为安葬鸠摩罗什舍利或法物之处。
介绍参考http://fo.ifeng.com/foyibolan/detail_2011_11/09/10521552_0.shtml
唐代鸠摩罗什舍利塔 玉石铸造的帝释天宫
2011年11月09日 08:2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