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1临城寻游之普利寺塔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佛学 |
分类: 京外古塔 |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临城县舍利塔,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关东北部,国保。上午在赞皇雾霾严重,到临城,能见度还有所提高。
普利寺建于北魏太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580年的历史。唐朝时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寺内建舍利塔,因落在寺内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时曾经修葺此塔。公元1110年夏,北宋赵佶皇帝北巡晋地时,路经临城,曾在普利寺内驻足停留,看着此处的山景秀色,一时高兴,命宰相蔡京书写“爽亭”二字刻于碑上。现普利寺已废,仅存普利寺塔。
在塔西南远景拍摄。
临城普利寺塔隐藏着佛教史上的重大秘密。史书记载:宋仁宗在临城普利寺内建造方塔,塔成后有异僧奉舍利入内。古称“异僧”,多是西域“洋僧”,为佛教高僧,大宋王朝把如此重大的佛事活动交给一个“异僧”办理,想必这个“异僧”非同一般。异僧所奉舍利,应当是唐武宗灭佛“法难”中被僧人们冒险转移、保护,归隐山野的极其珍贵的国宝级的舍利。从异僧奉送舍利入塔的时间安排上看,行踪十分神秘,塔建好了送舍利的异僧准时到了,时间上没有任何的空隙。这说明临城普利寺塔是专门为国宝级的“舍利”而建的。
该塔坐北向南,塔的基层砖墙上刻有974个小佛像,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个,故又名千佛塔、万佛塔。塔内有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又称舍利塔。塔居城北岗南,依坡就岗,塔基为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
嘉靖十七年十月初五,重修宝塔
塔内造像
塔内穹顶
寺院南门,实际上我们是从北面小门进去的,出这个门去南面拍远景。
精美的门墩
普利寺塔院内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