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5澄迈寻游之美榔双塔

标签:
旅游图片佛学历史 |
分类: 京外古塔 |
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建于元初年代(也有说宋代的),为佛教舍利石塔,原为辑瑞庵前塔,今庵毁塔存,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为何又称“姐妹塔”?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元乡人陈道叙有二女,长灵照适人,次善长出家居庵。道叙为捐钱一千缗建立此塔,高五丈余,层檐七级,一座六角,一座四角。石工精巧。”
又载“辑瑞庵在县南四十里王家都,元建。乡人陈道叙为次女尼善长施田于庵。安抚使谢图南扁名。买榔二塔在辑瑞庵前左右深田中。”从中看出生活富足、家道殷实的乡绅陈道叙为纪念长女灵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长出家为尼而捐资“一千缗”为二女兴建双石塔。同时,还额外捐出田地给小女出家为尼的辑瑞庵。此行此为,尽显老父亲怜爱女儿的切切情愫。至今,姐妹塔双乔并立,婥约依旧。
民间还有关于俩姊妹的传说:姐灵照与妹善长拥有椰子“聚宝盆”,盆里总有舀不尽的米和金银,她们俩常常从“聚宝盆”里取出米和金银分发给穷苦的乡邻,为纪念两个信仰佛教的女儿而建双塔。
从海口包车而来,车费300元。美榔双塔作为国保还包括灵照墓和陈道叙周氏墓,因为和当地人无法沟通,没有找到。
姐塔(灵照塔)为六角形,坐东南向西北,原为7层,现存6层,高17米,塔身为仿木空筒设廊阁楼式结构。塔顶为相轮珠宝顶,每层塔檐平出弯翘,底层至三层有12柱及斗拱承托着枋。从第四层起,外壁隐出半圆倚柱。门龛内空无佛像,须弥座正中雕有带冠坐像一尊,精工巧作,造型优美。
一层的造像,这个像宋代文官呀
这个没准儿是元代的风格
六角的神兽
妹塔(善长塔)为四方形,坐东北向西南,7层,高13米,结构与姐塔相同,为仿木单壁空筒楼阁式,造型比姐塔更精致灵秀。每层内龛和外壁雕有佛像,须弥座四周浮雕精美,有虎、马、狮、象、麒麟等瑞兽图案及佛教莲瓣纹饰,四角倚柱有形象生动的力士头顶手托。塔心室供释迦、弥陀二佛,亦雕饰众多佛教造像及装饰图案,塔身左右壁龛置六护法金刚,四蟠龙石柱分立四角,一二层设廊。塔刹为仰莲座,上承七层相轮和刹顶宝珠。
基座的浮雕,六牙象
狮子
独角兽
老虎
托塔力士
正面佛龛中的造像
其他三面每面有两尊造像
美榔双塔旁的大榕树下,竖立着一圆首龟趺状的玄武岩石碑,原有近千字的阴刻碑文,由于800年岁月的无情风化,已无从辨认碑文的内容,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字碑,从而悄无声息的为今人留下丝丝悬念。明朝进士唐绢曾生发怀古慨叹,赋诗赞颂:“西竺原为舍利天,移来琼岛亦巍然。依稀两汉争雄日,仿佛双乔并立年。”更为浪漫感人的美郎双塔蒙上一层朦胧玅曼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