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1阳原寻游之济远桥

标签:
旅游 |
分类: 其他文物 |

在阳原县井儿沟乡八马坊村,有一座初建于清乾隆年间,重修于晚清光绪年间的古桥——“二洞桥”。该桥造型奇特,保存较完好,有关专家认为它具有较高的桥梁科考价值和美学、文化艺术价值。
桥北侧栏板,从东向西

桥栏上的狮子

桃

猴

莲花?


桥西的村庄

桥北的老河道

从西向东看桥面。济远桥全长20米,加上引桥46米,引桥为砖砌而成,引桥外面为青砖“包裹”,里面是夯土,大概是因为沟里的水到达不了引桥,所以引桥砖砌而成,随着年代的久远,靠近村堡一端的桥砖有部分坍塌。


从西南下到河道中

河道中看双层桥

桥及东南护岸




桥南的济远桥石匾

桥北的“通巨川”石匾。右侧有光绪三年字样,左侧的看不清。当时没看到小字,不然应该用长焦照。

元宝铁

北侧河道






再欣赏一下马的石刻




桥南侧栏板。从西向东

桥栏上的狮子

桃

猴

莲花?


桥西的村庄

桥北的老河道

从西向东看桥面。济远桥全长20米,加上引桥46米,引桥为砖砌而成,引桥外面为青砖“包裹”,里面是夯土,大概是因为沟里的水到达不了引桥,所以引桥砖砌而成,随着年代的久远,靠近村堡一端的桥砖有部分坍塌。


从西南下到河道中

河道中看双层桥

桥及东南护岸




桥南的济远桥石匾

桥北的“通巨川”石匾。右侧有光绪三年字样,左侧的看不清。当时没看到小字,不然应该用长焦照。

元宝铁

北侧河道







再欣赏一下马的石刻




这座桥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是上下单孔桥,这样的建筑风格并不多见,村民都管这座桥叫“二洞桥”。该桥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较为完好的石桥之一,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和美学、文化艺术价值。
当初为什么要建上下两个孔洞?村民们分析,可能与并列的两个桥孔相比,上下两个孔洞可以使桥梁相对坚固一些,而多增加一个孔,主要利于泄洪,水量小时,就从下面的孔洞中流过;水量大时,可以从上面的孔洞中流走,不至于淹了村子。村民回忆,以往在雨水大时,沟里的水就曾从上面的桥孔中流走。
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桥的两边设置了20块石雕栏板,栏板上雕有狮子、老虎、麒麟等四种神兽,以及花篮、宝剑、瑞草等吉祥图案,其中在中间的八块栏板上雕有八匹神态各异的骏马,有奔马,有站马等,八匹骏马与八马坊村名相契合,而且寓意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与石桥的修建相呼应。
从村间山路走下河沟,从桥上可以看到“济远桥”的石刻仍然十分清晰,而“通巨川”以及年月等字样已多年陈旧看的不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