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京外古塔 |
洪山宝塔位于武昌市洪山山麓宝通寺后
宝塔位于武昌洪山南坡、宝通禅寺东北面。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建,又名灵济塔。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塔随寺改名为宝通塔。因坐落洪山,后人又称洪山宝塔。该塔七层八面,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44.1米,基宽37.3米,顶宽4.3米,沿塔基圆门内石阶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有“数峰天外塔上塔”之誉。登塔远眺,两山对峙,二水分流,三镇英姿尽收眼底。现宝塔已为管理部门修缮一新,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志书记载:原建时每层外围均有木质飞檐和护栏,塔下周围为砖木结构的围廊,每层八角坠以风铃,设计之精巧,工程之浩大,实为鄂中第一。后来在多年的风雨浸蚀中累加修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程,至十三年(1874年)才完工,为了长久保留,将原木质飞檐改为石据,易木栏为铁栏,塔下围廊改为八方石阶。塔顶照原样增高五尺,且用文笔峰式铸铜一万三千斤结顶,以求永固。十年动乱中,洪山宝塔无人保护又遭新的破坏,宝塔条石有些脱落,各窗铁栏大部锈损,一万三千斤铜塔尖濒于倒塌。
一层穹顶
地面上有的石材有字
通往各层窗户的台阶
上下的台阶位于中部,其他几面往上或者往下的台阶都是通往窗户
顶层的木柱
木柱下有花纹的石质地面
后一篇:20140202武昌寻游之无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