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5西城寻游之法源寺观音殿抱厦造像

标签:
旅游 |
分类: 造像 |
再次游法源寺是为了补悯忠阁两侧的石刻,偶然发现观音殿后面抱厦内有造像,意外之喜,似乎是木造像。
观音殿的后抱厦
如果不是想到在观音殿前没有通往抱厦的通道,不会去注意这个封闭的空间。这些照片都是用相机顶着窗楞间的玻璃照的。
护国寺是明朝北京最有影响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为明朝后期“僧录司”之所在,著名的汉地高僧姚广孝曾在此驻锡,著名的西藏大喇嘛大智法王班丹札什亦曾住持于此。此寺在“文革”时受到严重破坏,现在只有一座“金刚殿”保存下来,同时还留下了3尊十分珍贵的木雕造像。这3尊雕像都具有明朝永宣造像的鲜明特点,其中主尊高3.1米,结跏端坐,光头,无冠帽,躯体浑厚,腰部有明显收分,身着袈裟,衣纹写实自然;其余两尊为站像,造型和衣饰特点与主尊完全相同。根据主尊装藏内发现的《西天佛子大国师班丹札什寿像记》记载,这组雕像表现的是明朝护国寺住持大喇嘛班丹札什师徒三人,主尊即为班丹札什本人,雕造时间为宣德十年(1435年),是班丹札什弟子在其生前“聚议合财,雕造师之寿像,期以安奉寺之祖堂”。这组雕像原来供奉在护国寺影堂,“文革”后移至宣武门外法源寺供奉。
还有尊铜鎏金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