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0昌平寻游之德陵五孔桥

标签:
旅游 |
分类: 陵墓建筑 |
德陵桥在神路功德碑前 200米左右,横跨在一条有30多米宽的山沟河上,每到雨季山洪下来这里水很大,为顺畅泄洪水,建成五孔连跨石拱桥。《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讲:德陵桥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现桥基础和部分桥身为原建的,1957年补修加固过。桥体上部为石块砌拱,下邵为砖石台,桥长59.5米,桥面净宽3.2米,桥头翼展桥堍宽14米。桥共有五孔拱券,其中间一孔跨径7.2米,依次两旁的两孔跨径6米,边上的两孔跨径5米。相当一段时间德陵桥无人问津,原桥上的石望柱、石护板,因年久失修残破严重,有的被遗弃在山沟中,有的存放在德陵院中。2002年3月政府拨款3800万元大规模整修德陵建筑,五孔桥是修复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桥面清理出原桥面石,缺失的地方补上石块,桥下河底清理后铺砌块石,护岸加固,恢复桥上望柱栏板,每侧有3根望柱,其中只有10根为原古桥望柱,桥头抱鼓石也有旧有新。修桥的河南籍工匠们认为望柱顶桃形莲花头犹如“西游记”中唐僧的法帽,于是便称望柱顶上桃形莲花头为“唐僧帽”。拱券、桥墩和桥侧墙都进行了修补,并加装了铸铁燕尾锭。总之,这座古石桥主体结构没有改变,现在作为古迹限制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