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这些石刻是柳林村周能墓的。因为没有看到碑文,不敢确认。但是阳台山一带是明代皇亲国戚周能家族的墓地,规格如此高的墓地石刻,应该是属于他家墓地的。因石刻经常发生石刻盗窃事件,群内不再对田野石刻说明位置。
巨大的石翁仲
据《庆云侯周公神道碑》,周福山,昌平文宁里柳林村人,生于洪武三年(1370)四月七日,卒于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享年83岁。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乡间秩序混乱,“犹有恶少年蜂附蚁聚,杀戮卤掠”②。福山组织乡里之人以自保,度过危难时期,遂为乡人所尊敬。周福山死时,周太后还只是被废弃皇帝的妃子,其家族远不如后世的显赫,他也只是葬于村旁的茔地而已。天顺末年,他被追封为锦衣卫千户,成化四年(1468)又被追封为庆云伯,食禄千石,子孙世袭,成化二十三年(1487)追赠庆云侯。墓前的神道碑和石马等物,应是成化年间添置之物。
周福山“生子男二:长曰广,次曰能;女二:长适甄友,次适杨春”。③其中的次男周能为周太后父。《明史·周能列传》:“周能,字廷举,昌平人。女为英宗妃,生宪宗,是为孝肃皇太后。英宗复位,授能锦衣卫千户,赐赉甚渥。”④周能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十月十九日,在天顺元年(1457)成为锦衣卫正千户,天顺七年(1463)正月十九日卒,享年66岁,成化四年(1468)追封庆云侯,成化十七年(1481),追赠太傅、宁国公,谥荣靖。周能有原配夫人甄氏和继配夫人高氏。甄氏生女二:长女嫁与昌平人刘真,次女即周太后。周太后于宣德九年(1434)入宫,正统九年(1444)进为贵嫔,生宪宗后,册封为贵妃,天顺八年(1464)宪宗即位,被尊为太后⑤。高氏生于永乐十三年(1415),卒于弘治十二年(1499),享年84岁,追封为宁国夫人,葬于周能墓。高氏生子二:长子周寿,次子周彧,皆位显侯伯。此外,周太后还有一从弟,名吉祥,出家为僧,先后在大慈仁寺和大觉寺任主持。据北京房山周吉祥塔“碑记”,吉祥父周斌,母郭氏,亦为昌平文宁里人。他既不是周广之子,也不是周能之子,因而不是周福山的后人,“碑记”称其为太后从弟,他生于正统六年,比周寿大1岁,因而是周寿和周彧的从兄,今大觉寺南有其灵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