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5繁峙寻游之岩山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宗教建筑 |
岩山寺是4月5日繁峙的第二站,我的博客是想起哪里发哪里,没有按顺序发,呵呵。岩山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岩山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
岩山寺外有影壁、小庙和戏台
从小庙看岩山寺全景,钟楼下有门冲着东方
大门锁着,还好有看门人电话,等人时,照照毛驴。
岩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主要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它殿四间,禅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钟楼一座兼做山门。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寺内青松郁郁,古殿峻峨,壮观幽谧,仿佛镶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位于南面偏西的门
南殿为文殊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内残留金代彩塑水月观音、胁侍、天王和文殊坐骑等。水月观音面额丰腴,神采俨然,衣带飘洒若乘风翩翩欲飞。内壁四围有金代壁画,现存总面积约90平方米,完工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由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壁画内容,都是以佛教经传故事为主题的。西壁所绘为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东壁描绘了养生太子割肉孝敬父母的故事;北壁绘制了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罗刹女营救他们的故事;南壁绘有楼阁人物和供养人像,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无论帝王将相、宫妃才女、小农工商,还是宫廷楼阁、磨坊酒肆、旗仗车辆等,都是北宋社会的形制。其中许多画面应该说就是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研究宋、金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与永乐宫壁画堪称山西壁画的“双壁”。
殿内东西再精美,无奈繁峙的国保大殿都不会让游人进入欣赏,真是气死人。反而是经幢成了主角。
东配殿
西配殿
用作山门的钟楼,不过这个门也不开了。
钟楼西侧,两座东配殿间的垂花门
大殿斗拱间的彩画
大殿的转角铺作
大殿的正门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