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迹寻游
古迹寻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124
  • 关注人气:1,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6-14 11:42:04)
标签:

旅游

分类: 壁画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隆兴寺以前来过,但是彩塑和壁画碍于殿内禁止照相而没有拍照。在网上看到了一些网友的精美照片,心痒难耐,终于利用五一假期时间再次造访隆兴寺,对着喜爱的东西狂拍不止(无闪光灯)。但因为到的比较晚,碍于开放时间,还是遗漏了不少,下次再补吧,隆兴寺绝对值得再去。
      摩尼殿建于1.2米的台基之上,为重檐歇山顶式,面宽和进深均为七间,平面布局为十字形,外观重叠雄伟,古劲庄严。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这种结构在宋画中屡见,但实物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孤例。为隆兴寺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建筑,也是寺中一绝。摩尼殿经1977年至1980年重修后,气魄更加朴实端庄。古老殿阁,再现青春光采。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的主体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中的壁画、彩塑同样十分珍贵,其内容涉及有佛传故事、二十四尊天、四十八愿、西方胜境等。摩尼殿殿堂中央为一正方形内槽,这使得殿堂中呈“回”字形。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塑像高大、雄浑,气度不凡。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北壁的明代嘉靖年间重塑的通壁悬塑“五彩倒坐观音”又是寺中一绝。“倒坐”是指观世音不坐在大殿的正中央,而在后壁倒坐,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整面壁上俨然是一个极乐的世界:在一大片彩色悬雕上,模拟了大海以及海中的普陀仙山,上有修行的凡人,仙人和鸟兽罗列其间。山石突兀起伏,祥云缭绕其间,泉水喷涌,碧波鳞鳞。人物多样,山中静修的罗汉和威武的天神各具风姿。色彩鲜艳,光彩照人。而最令人仰叹的则是正中的观音像。高3.4米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面目清秀,微露笑意。稍微下视的眼睛正好与礼佛者仰视的目光相交,设计十分独到。观音菩萨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一脚踏莲,一脚踞起,两手自然抚膝,右手搭于左腕自然抚着右膝,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表情闲适安逸、优柔端庄,美感无限。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这尊倒座观音塑像的绝妙之处,就是一扫宗教偶像的呆板作风,而塑成了世俗生活中一位完美的女性。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是一副完全人格化了的仪表。这一艺术上的突破,令人叹为观止。塑像尺寸合理,线条流畅,造型细腻,生动逼真,所以才引起了参观者感情上的共鸣。古代艺术大师们的高超艺术把神人格化了,使宗教概念和生活中的典型形象,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所以收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它的绝妙之处。据说当时为塑好这尊倒座观音,找遍了全国的名师巧匠。最后请到一位名叫何朝宗的塑瓷大师,这位大师一生中共塑了十八尊观音像,这大佛寺倒座观音便是其中一尊。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设色浓艳。
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作者依据佛教经典,以丰富的想象和绝妙的技法把虚无漂纱的“西方极乐世界”刻画得活灵活现,加上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更显得富丽堂皇、气势恢宏。整个殿内壁画以青绿色为主,间有沥粉贴金,人物众多且造型准确,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为壁画珍品,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
东扇面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隆兴寺志》记此壁绘西方胜景。壁边框线内画面高6.6 ,8.67 米。整铺壁画场面宏大,人物多达400余身,画师以基本对称的布局,把画面处理得意境深远,主题突出,主次分明,排列有序。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弥陀佛与左胁侍观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并称为西方三圣”,位于画面中心,位置异常突显。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侍坐于两旁的须弥座上,均头戴宝冠,身披大衣,下着红裙,璎珞、耳、腕钏装饰其身,帔帛长垂至座,身光、头光与弥陀佛同。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画面中央为高而华美的须弥台,阿弥陀佛结跏趺端坐于莲座上,面容饱满,肉髻,身着红色袈裟,显露心胸,双手叠置膝上,作法界定印,背后有火焰纹身光和头光,上设宝盖。自髻顶而出的慧光呈带状飘曳于宝盖两侧,无数小坐式化佛布列其间。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大势至右手上屈,左手置于腹前,双手托扶青莲一枝,莲花内饰一经箧。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观音左手屈于胸前,右手置于膝上,双手共执一枝青莲,莲茎细长,莲花内饰一净瓶。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阿弥陀佛佛坛前两侧分别站立一头戴花冠、衣饰华美的胁侍菩萨,帔帛轻盈,绕臂后垂于地上,一手置于胸前,一手中指、食指并拢伸直指地。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西扇面“东方净琉璃世界”
此铺壁画高6.46,8.68米。依《隆兴寺志》记,此壁所绘内容应为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为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的48种誓愿,但通壁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画面。三圣之间分侍二比丘,一年长、一年轻。身后有四大天王对侍,日光、月光菩萨之外侧布列十八罗汉和执幡前往听经的菩萨,顶端横列一排坐式佛像。三圣前有十二神将分居两旁,皆为顶盔贯甲的武将姿态,手持杵、剑、叉、锤等不同兵器。十二神将传到中国后,逐渐与十二地支配伍,成为十二时辰护法神,因此,此壁画中有的神将头戴与之相对应的动物形冠饰。主题画面上端为7尊结跏趺坐式佛像。左、右上角各绘独立的佛法故事画面。整壁画面共绘各类神像约120,慈祥的佛、温秀的菩萨、虔诚的罗汉与威严的天王、神将,构成了一幅无病无灾、唯有安乐的东方净琉璃世界。
占据中心大部画面的是并称为东方三圣的药师佛及胁侍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华美的须弥座上,身后饰火焰纹身光、头光。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药师佛居中,面相方圆,身着红色袈裟,左手置于膝上,手托一钵表示甘露,右手上举,拇指与食指相拈,余指竖起。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两旁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均头戴花冠,面庞丰腴,饰耳腕钏,璎珞遍体,内侧掌心向上,自掌心飘起的云朵上升起日轮、满月。白色满月饰于月光菩萨项光内侧,中似绘玉兔。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日轮红色,置日光菩萨头光内侧,内绘金鸡报晓。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场面宏大,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
东抱厦南壁绘金刚尊天、鬼子母天、大悲尊天。此壁上所绘三尊天神的圆形头光依次为蓝色、绿色、橙色,大悲尊天上方显露后飘的幡盖下半部,其余仅露幡杆,三侍从分别为侍童、红发绿身的鬼童、清秀的侍女。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金刚尊天:又称金刚密迹或密迹金刚。据《太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记,密迹金刚出身显贵,本是法意太子,曾发誓皈依后作金刚力士,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常亲近佛,以便“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画师们赋予了金刚威武凛然的雄姿:体态魁伟,肌肤黑红,欹侧而立,身稍后仰,双肩高耸,头戴冠,大口张启,双目圆睁,昂首怒视前上方,身饰璎珞,飘带绕肩后向外侧飘起,左手斜置金刚杵于肩上,大有咄咄逼人之势,而飘带的动势越发增添了画面的感染力和金刚威严的气度(图一)。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鬼子母天:鬼子母梵文音译为摩呵帝母,意译为暴恶,一般译为鬼子母、欢喜母。据经书记,往昔王舍城中有五百人赴独觉佛大会,一位怀孕的牧女应邀,因舞蹈中堕胎,便在独觉佛前发一恶愿:我欲来世生于王舍城中,尽食人子。后生于王舍城,婚嫁后生五百子,并日日食城中男女小儿。一日,佛匿其一子,使她无限悲哀,遂受五戒,皈依佛法而生慈爱之心,发誓保护儿童,并作了护法神。《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称:“先于白■上或素绢上随其大小画我欢喜母,作天女像,极令珠丽,身白红色,天缯宝衣,头冠耳■,白螺为钏,种种璎珞,庄严其身。膝旁各画二孩子,其母左手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此画大致如是,只是膝旁和所抱孩子变化为一鬼一子,而在人物形象上更具柔美慈善的神韵。鬼子母为天女形立像,头戴珠翠花冠,肌肤粉白润泽,面颊丰腴,翠眉弯长,樱桃小口,身稍向内侧前倾,着阔袖华丽衣裙,左手执莲,右手抚摸左下部幼童毕哩孕迦的头部。毕哩孕迦面相端正,天真可爱,身穿红衣,骑在一鬼子的肩上,左臂上举伸向鬼子母,右手置于鬼子头上。鬼子作站立状,头光秃,圆目、尖鼻、鸟喙,张口吐舌,双翼张开,身着短裤,肌肉突起,周身施冷色调。因肩驮孩童,腰背略弯,双手向上捉扶孩童膝腕,其造型、设色上与鬼子母、幼童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反衬出鬼子母的富丽和幼童的可爱。而画面中尽显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此画在同类内容壁画中应属上乘之作。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大悲尊天:为三首六臂,作三折腰跣足立式。三面中,正面为端严温柔的菩萨脸,头戴花冠;右面是靓丽童女像;左面为青色猪容,獠牙外露。身着绿色天衣,胸臂袒露,肌肤润泽白皙。红色帔帛飘扬,璎珞严身,衣带重稠曳地。六臂中,前面双手当胸合十;后面两臂上举,手横置,掌心向上,拇指与食指相拈;中间两臂分执钺、矩。《金光明经·鬼神品》中没有大悲尊天,从画面形象看与摩利支天相近。摩利支为梵文音译,意为“阳焰”,即光焰,是一位神通广大、能救人脱离一切灾厄的女性天神,“以隐形法为其至极”。《摩利支天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东抱厦北壁绘大力尊天、兜率陀天、日宫尊天。此壁三尊天均面向内侧,衣带、幡盖向后作大的飘动,给人以行进中的动感。兜率陀天的执幡者为一侍女,余皆为侍童。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日宫尊天:此尊天榜题已失,但根据其形象和西抱厦与之相对应的位置绘月宫尊天分析,应为日宫尊天。日宫尊天源于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名苏利耶,他能倾泄光明,照亮世界,驱逐黑暗、疾病和敌人,被吸收为佛教护法神后,称作日天、日天子、日宫天子。此天作中年帝王立像,头戴通天冠,冠正中饰一轮红日,身穿宽袖红袍,足着莲花履,双手捧圭,一副老成深沉的神态。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兜率陀天:此天面庞秀美,昂首向内侧直立,形象典雅。头戴额子花冠,饰耳■,上着广袖衫,下身长裙曳地,帛带重稠后飘,足蹬云头靴,双手于胸前执斜向左肩的谷穗,象征主管大地和一切植物生长。佛经20位天神中无兜率陀天。兜率陀天即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兜率天,兜率陀天王为其上首。但从壁画中其女性形象和所执谷穗分析,似应为二十天中的坚牢地神。坚牢地神又叫地天,梵名比里底毗,意为此神如大地之坚牢,职掌保护土地及地上一切植物免受灾害。《地藏本愿经·地神护法品》记,佛曾对地天说:“汝大神力,诸神莫及,阎浮(即佛教所称世人居住的南赡部洲)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谷米从地有,皆有汝力。若未来世中依《地藏本愿经》修行者,依汝神力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闻于耳。”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大力尊天:此尊天身躯雄健,斜身向内侧挺胸而立。赤面虬髯,蹙眉瞠目,宝箍束发于耳际后飘立。双肩微耸,不显颈项。身着乌色宽袖战袍,外着红绿色布面罩甲,帔帛绵长,于肩后飘拂呈环状,搭肩后绕臂于身侧与膝前衣带同垂于地。双手置于胸前,拇指翘起,余指弯曲相对,兵器带柄钺横置腕上。向后劲飘的袍袖、衣裾衬托出大力尊天降妖镇魔的威武雄劲。经文所记天神中无大力尊天之名。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西抱厦南壁绘韦陀尊天、功德尊天、辩才尊天。此壁三尊天的头光依次为橙色、蓝色、绿色,执幡侍从中两身为侍女,韦陀身后侍从现已不存。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辩才尊天:辨才是梵文的音译,是一位主管智慧福德的天神,聪明而有辩才,具有善于巧说法义的才能,因嗓音甜美、歌声嘹亮,又称“美音天”、“妙音天”,佛教宣称供养此天可获得福运与智慧。其形象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多,此画中即以女性形象出现:头戴额子花冠,身着华丽的菩萨装,胯侧扭,肌肤丰润靓丽,面如满月,弯眉细目,樱口朱唇,饰耳■、■钏,璎珞遍体,服饰华丽,帔帛轻盈缠绕飘拂,充分表现出女性绰约柔媚的风姿和娴雅典丽的神韵。此天为三面六臂,左右两面同样为美丽的女子面庞。六臂中的前侧双手于胸前合十,上举之臂两手分别托举日、月,中间两臂一手执弓、一手拿箭。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功德尊天:功德尊天即吉祥天女,本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因其功德圆满且施财散布吉祥有功德于大众,故称功德天。其体态丰腴,形象端庄美丽,为后妃装束,显得雍容华贵,双手于胸前托扶卷轴。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韦陀尊天:韦陀是佛教四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的八个将领之一,也为四天王手下三十二将之首,他亲授释迦法旨,要在南赡部洲保护出家的人,护持佛法。此壁画中的韦陀天同通常寺庙中的形象一样,被画成一位年轻英俊、威风凛凛的武将。他身着戎装,双足开立,肩宽平,不显颈项。头戴红缨兜鍪,身穿战袍,下着腿裙,衣带于兽形腹甲下打结长垂于地,饰臂甲和胫甲,足着战靴。双手于胸前合十,腕上横置一金刚杵。绿色帛带缠绕飘拂,作为佛教护法神身上的装饰,不仅增添了艺术色彩,时代特点也较为明显。可惜画面局部漫漶不清。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北抱厦西壁

  此壁内侧之尊天的榜题缺失,故不知其确切名号。此像头戴冕旒,面相端严肃穆,须髯长垂,身着帝服,双手于胸前捧圭,俨然一幅帝王像。据此分析,此当为二十四天中的帝释天。

  韦陀尊天:此像斑驳甚重,依稀可辨其为一头戴盔、身罩甲的武士,左手执金刚杵,似比西抱厦南壁的韦陀显得老成,风格也更为粗犷。

  罗■尊天:亦称罗■罗,意思是“覆障”、“障月”。罗■罗是释迦牟尼在俗时生的儿子,据说其母生产时正逢朔日,云彩遮住了月亮,故名罗■罗。释迦牟尼成佛后,罗■罗跟从父亲出家,而后“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被称为“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此像面部色彩全部脱落,形象也已模糊,仅可看出其腹部突起,腰系带,衣带宽大飘起,似一武士形象。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光注意看壁画了,斗拱只照了这一朵。
20130430正定寻游之隆兴寺摩尼殿
博客中介绍来源于百度和《隆兴寺摩尼殿壁画初探》(作者:刘友恒 郭玲娣 樊瑞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