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4五台寻游之佛光寺西北墓塔

标签:
旅游 |
分类: 京外古塔 |
去往佛光寺路上看到左侧山坡上有三座墓塔


杲公塔
位于佛光寺西北的塔坪。建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为平面六角形砖砌花塔,高5米许。
塔底部为须弥座,设双层束腰,上置塔身。塔身不辟门窗,部表面以仿木构的普柏枋和阑额承托着砖雕三抄斗拱,补间一朵,承托塔檐。塔檐用砖叠涩挑出菱角牙子三层,上檐头覆盖板瓦,瓦上又盖板砖一层,反叠涩成六波水平台。平台上为塔冠,底部为一层束腰,上置五层巨大仰莲辦,每层八辦。塔冠约占塔高的三分之一,至顶以反叠涩砖收作塔刹,刹顶可能是宝珠形式,现已残。









方形墓塔
位于佛光寺西北山坡的塔坪。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平面方形,造型属花塔,砖砌,残高约10米
塔底部是一个由片石砌成的低矮方形台座,座上收涩二层,上起方形塔身,边长3.95米。塔身南面辟拱门,火焰券面。塔内上部为叠涩藻井。塔身上是九层叠涩塔檐。塔檐上又置重叠方台两级,饰以仰莲和山花焦叶。方台每面用砖拼刻出巨大的两重莲花辦,有如莲台之意。莲台上覆以小形方塔作为塔刹,刹顶已失
方形墓塔塔身上半部以巨大莲辦环绕,突出显示了上部塔身似花束的形象,构成花塔的类型,当是开拓了宋、辽、金花塔的先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位于佛光寺西北山坡的塔坪。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平面方形,造型属花塔,砖砌,残高约10米
塔底部是一个由片石砌成的低矮方形台座,座上收涩二层,上起方形塔身,边长3.95米。塔身南面辟拱门,火焰券面。塔内上部为叠涩藻井。塔身上是九层叠涩塔檐。塔檐上又置重叠方台两级,饰以仰莲和山花焦叶。方台每面用砖拼刻出巨大的两重莲花辦,有如莲台之意。莲台上覆以小形方塔作为塔刹,刹顶已失
方形墓塔塔身上半部以巨大莲辦环绕,突出显示了上部塔身似花束的形象,构成花塔的类型,当是开拓了宋、辽、金花塔的先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无铭墓塔
位于佛光寺西北的塔坪。约建于明清时期。为平面六角形两级仿楼阁式砖塔,高约4米。底部为须弥座,束腰内砖雕花草等。第一层塔身正面嵌塔铭(已失)。第二层塔身有斗拱承托的假平座、勾阑,栏板上雕出各种图案。











沟中还有花塔一座,我和天翔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很是遗憾。爱塔传奇的博客中有介绍
三座塔的介绍都是古塔寻踪提供,在此感谢!
继续前进,去看佛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