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1-17 19:12:16)
标签:

旅游

分类: 宗教建筑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年10月28日和天翔、勤业斋访石经山。只是想去看两座半唐塔,没想到雷音洞居然开着门,真是运气好。前两个月还说雷音洞被确认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殿,没想到这次就见识了!

快到雷音洞时上山的石阶路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雷音洞洞门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互动百科:雷音洞位于房山区云居寺景区内,2012年9月23日文物部门宣布,经考古专家研究,雷音洞被认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时间为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距今(2012年)已1396年。

    雷音洞面积83.8平方米,长边分别为11.07米,7.47米,8.17米,10.11米,为不规则方形,立面正中为板门(已不存),两侧破子棂窗,其内除门洞、两窗外的四壁,均镶嵌经板,共141块隋代刻经板,5块元代补刻经板,刻经19种,无残经。

    雷音洞的门、窗、柱、柱础、地面按照佛殿的形制建造。四壁为人工构建,内砌牢固的石衬墙,外镶石经板。

    雷音洞大门的轴线和佛舍利地穴的轴线以及雷音洞正壁的轴线,有严格的对位关系,四根千佛柱的几何中心点与佛舍利地穴的中心点重合,建造时经过精密的测量。

门内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门内右后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门内右侧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门内左侧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洞顶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左后角上部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好像是新的佛像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佛像的底座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1981年11月27日,云居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清理雷音洞地面时,于原佛座后地下,发现一方石洞,下有坚穴,以函套函的方式安置了五重宝函。在第二重青石函盖上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了巨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的三十六字铭文,为隋代珍贵原物。当开启了第五重白玉宝函,见到有两粒“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两颗珍珠”。证明,佛舍利在这里已被珍藏了1300多年之久。

    经证实,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非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雷音洞内的四根千佛柱,共雕刻佛像1056尊,雕工精美。遗迹显示,雷音洞的经板和四根千佛柱都是在山下预制打磨平整后再运到石经山上雕刻的。其中,四根千佛柱每根重约7000—8000斤。面对石经山崎岖、狭窄、陡峭的山路,当时是如何将四根庞然大物运至雷音洞的,尚不得而知。

左前柱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右前柱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右后柱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左后柱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千佛柱细节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天翔在拍照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三面洞壁上的石经

隋代刻经:经板规格是僧人在刻石经之前就刻经的数量和字数经过精密计算。高3尺,宽2尺的经板规格,是按照隋代官式写经的版式每纸27行、每行17字的规格,以一块经板大约刻2张纸的规模来确定的:每块经板的标准版式是刻25行,每行37字,每个字0.8寸(隋尺)见方。

雷音洞四壁镶嵌的146块隋代刻经,镶嵌工艺异常精巧,虽然经过近1400年的岁月变迁,除仅有的几块经板曾经脱落过,大部分都完整地镶嵌在四壁之上。经板和衬墙之间没有黏合剂,是通过精巧的镶嵌、卡位等工艺保证了经板牢固、不脱落。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石窗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洞外也处处是石刻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洞外的四座石碑

1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3、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4
20121028房山寻游之石经山雷音洞

    

    根据唐朝贞观年间的《冥报记》、唐开元年间金仙公主塔上的题记、元朝时期石经山碑刻的记载和20世纪30年代的照片,均表明雷音洞是一座利用自然山洞、经过精密设计、人工构建的佛殿,不是一般性质的藏经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