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迹寻游
古迹寻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124
  • 关注人气:1,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7 22:22:20)
标签:

旅游

分类: 宗教建筑

    周三下午开完会和同事去金融街参加一个活动,看到一个大殿,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应该是都城隍庙。完事后自己去照了照像。确实是它。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20120516西城寻游之都城隍庙

百度百科:

    都城隍庙在沟头城隍庙街路北(即今复兴门内成方街),元佑圣王灵应庙址,后改为大都城隍庙。

    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天历二年(1330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曾几次重修。

  该庙山门以内为顺德门,内有钟、鼓楼各一座。依次为阐威门,院内两庑为十八司,正中为大威灵祠供奉城隍塑像,后为寝祠。   都城隍庙是明代北京[1]最大的庙会。是由每年旧历五月十一日祭祀城隍而形成的庙会,后来发展为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市。当时,从城隍庙向东,列肆三里。最盛时,绵亘十里。庙会上的货物“人生日用所需,粗精皆备”特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有名特产和奇珍异宝,也相当丰富。如珊瑚树、走盘珠、犀角、象牙、绫罗绸缎、扇墨古玩、商周彝鼎、秦汉镜、唐宋书画等等。盈架悬陈,盈箱叠贮。客商不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还有来自国外的洋商。清代每年旧历五月初一至初十日,开庙十天。初一日,宛平县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庙相会见。仪仗威严,铜锣开道,回避肃静牌,旌旗伞扇,全份执事。以八人肩舆抬着城隍爷,有舍身还愿者,或扮做马僮,或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锁,扮作罪犯,彳亍而行。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鼓镲喧天,边走边练,谓之献神。所经街市,观者如潮。   宛平县城隍驾到时,都城隍庙亦以旌旗执事,香会文场相迎。届时几档子甚至数十档子香会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绝技,把走会活动推向了高峰。及至接进庙后,地方往祭官员人等,马上上香焚表,祈祷城隍爷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善男信女进香者,无计其数。   庙期,百戏杂陈,摊棚林立。尤以卖估衣者为多。据清人德硕亭《草珠一串》载,“滥溅纱罗满地堆,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   光绪初年,都城隍庙毁于大火。殿堂皆成废墟,所谓各直省城隍像残毁无余,甚至石碑亦皆煅裂。光绪末,仅修复三间正殿,以便春秋祭享。   民国初年时,该庙香火还很盛,而且有为各种原因而许愿、还愿的。有的人把两支胳膊肘下边扎穿,拴上提炉来朝拜;有的男孩则把自己身价“降低一等”,穿上红衣红裤,浓施粉黛,梳上两个小抓髻,扮成女孩,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来还愿进香。尽管有信众,有香火,但庙会已废不复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