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12-03-21 22:48:04)
标签:

旅游

走京藏去太仆寺总能路过鸡鸣山,终于在09年5月和朋友去了一次。

山下的牌坊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临济光明塔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财神殿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观音院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永宁寺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山顶俯瞰鸡鸣驿城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鸡鸣山上的大公鸡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俯瞰财神殿、观音院、永宁寺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20090516下花园寻游之鸡鸣山

    百度百科:张家口鸡鸣山位于下花园区东2公里处,距张家口市50公里。海拔1128.9米,面积17.5平方公里。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 在当地,人们俗称此山为“奶奶山”。

  北魏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最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年)。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

简介

  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东侧,巍峨峥嵘,郁郁葱葱。这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富有灵性的山。它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据传,当年这里是个黑风口,住着一个黑风怪,发起怒来飞沙走石,周围百姓深受其害。玉皇大帝得知后,便从南方调来了这座山,堵住黑风口,捉住黑风怪,百姓才得以安宁。它是一夜之间飞来的,人们便叫它飞来峰

名称来历

  飞来峰为何改叫鸡鸣山呢?这可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发生的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诸侯赵简子亡故,儿子赵襄子继位。赵襄子借机约其姐夫代国国王到夏屋会盟,令其厨人在宴席上用铜枓击杀代王。代王肝脑涂地,大部分随从也被杀害。只有少数随从逃脱回家报信。事前赵襄子就派人到蔚县附近的代王城接其姐姐代夫人回晋国为父奔丧。由于晋国和代国之间横卧着夏屋山和句注山,山势陡峭绵延千里,是北方之险,天下之阻路而不能直达,只好绕道而行。他们从代王城往北绕经下花园再往东南去晋国。当一行人来到飞来峰下时,代夫人才从飞奔而来报信的随从口中得知赵襄子为占领代国土地而杀害了代王。面对尾追而来的弟弟,代夫人哭天号地,悲愤令人欲绝,言道: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随即拔下了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当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胆,为永远纪念她,就在山下筑墓地埋葬了她。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随后把飞来峰改叫磨笄山。后来,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鸡鸣叫飞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鸡鸣山了。

  鸡鸣山得名另有记载是唐太宗当年曾御驾亲征抗击南下侵犯唐朝的北方东突厥时驻跸鸡鸣山下,夜闻雉啼,而把叫做鸡鸣山的,所以现在人们常把鸡鸣山说成是皇封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景色

  鸡鸣山承受日月爱抚雨露滋润,挺秀在塞外这片热土,壮美成北疆独特奇景。

  走进山中,到处郁郁葱葱,花木摇曳,吸口清凉的甘甜的空气,身心顿觉清爽舒适。沿着“之”字型小路往上攀登,好似脱离凡尘,情绪异常兴奋和快乐。从掩映在绿色丛中的红墙碧瓦寺院里,不时传来阵阵钟鸣磬响经声佛号,更觉如入仙境一般。

  高大的引颈高歌的雄鸡巨雕,惟妙惟肖;挺拔而立的万丈碑好似一把利剑刺入天空;神龟岩、骆驼峰、雄狮岩活灵活现;万佛石好像万千神佛跪拜佛祖的盛大场面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人们可坐在萧太后亭里,一边歇凉一边观景;走进朱砂洞去寻觅朱砂的传奇;步入寺院观赏精美的建筑;登临达摩梯领略它的神韵;触摸硕大的卧龙石,讲述它与康熙大帝的奇遇。登上山顶,放眼四望,千里沃野点点村落,潺潺洋河水,飞奔的火车、汽车尽收眼底。抬头望,蔚蓝清澈的苍穹,几朵白云点缀期间,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旷心怡。

  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元朝时丁丑年(1277年)八月,京师发生大地震,鸡鸣山为震中,山崩地裂庙宇毁坏,山的四周沦为水池,人死惨重。太师右丞相秦王伯颜答刺罕随皇帝出巡回京,路经此地目睹惨状,心情异常激动,便决心修复寺院。他自己出资,命令指挥(官名)董麒卜吉组织施工,鲁花赤答罕监督。首先清除瓦砾,添塞沟壑。铺平大道,运输木石,迅速修成寺院和其他景观。最神奇的是在两峰之间架设的单孔石桥叫天桥,又名避风桥。它全由石头砌成,坚固美观。条石铺就的桥面两米宽,12.5米长,两侧是汉白玉护栏,各有十个望柱,柱头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簇拥玩耍、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拦墙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鱼虫,造型十分美观。在这个海拔1128.9米的高空,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一下子就没了一点风声,万籁俱静,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缕没有越上桥面。这是塞外一绝,国内之罕见。很可惜,桥的护栏以及高大的石坊精美的石壁都在“文革”中被毁。虽然这些艺术精品不复存在,但避风桥美丽的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据称,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豺狼修炼成成的风神碰碎了九龙神壶,王母一气之下把他贬到鸡鸣山上的风口处。风神经常发怒,一发怒就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伤害了不少百姓。一日,吕洞宾到鸡鸣山上游玩,见风神如此猖狂,就想制服他,吕洞宾用手一挥,从黄羊山调来一棵大松树。点化成这座桥,又点化了这些石狮子镇住风神。随后抽出宝剑一划,让风都从桥洞钻出。不让一丝一缕越上桥面。这座避风桥集技术和文学艺术于一体,体现了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很有研究价值。近年来重修了避风桥,整修了桥面,加固了护栏。虽然没能全部恢复避风桥当年的风彩,但避风桥的特色依然存在。在这里观赏美景,体会凌空无风的快意不减当年。 造型美观,古朴典雅,颇具辽代风格的萧太后亭是别具风味的一道美景。观赏萧太后亭就会让人想到一代巾帼萧太后。萧太后曾经执掌辽国的辽景帝和辽圣宗两代皇帝的朝纲。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她不仅精于兵法,且有治国之才能。她集中兵力展开对大宋的大规模进攻,以图扩大疆土吞霸中原。她早就看中了闪电河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经与大宋征战后,占有了大片土地。她也十分赏识鸡鸣山下洋河两岸的优美风景。便辟为皇家花园。这里即可游玩,又可招揽天下豪杰,同时窥探时机出兵攻击大宋。她摄政期间,辽国的版图已占有了包括燕云十六州等北方大片领土。1004年,宋辽交战,宋战胜辽。萧太后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1005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辽获得了大量白银和绸绢。这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胜却不胜,萧太后败却不败”的特殊战例。萧太后用这些钱扩建上、中、下三个花园。在花园里广种奇花异卉珍贵树木,成为辽国有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萧太后经常驻跸此地,商讨国是,谋划战略,训练部队,部署兵力,一时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萧太后惧暑,在鸡鸣山修建了一个凉亭。在炎热的夏季常到凉亭消暑。人们把它称为萧太后亭。历经风雨,上、中、下三个花园在兰砍乱伐、兵匪浩劫中逐渐变成荒芜。萧太后亭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怀念一代豪杰萧太后,又修筑了现在的萧太后亭。有诗人在追忆萧太后以打猎为名,在鸡鸣山下进行军事演习锻炼部队鼓舞士气时,写诗赞曰:

  阏支此地曾歌舞,

  别起妆楼对暮山。

  马首垂杨青一带,

  锦档红衬射雕还。

  这里阏支借指萧太后,暮山指的就是鸡鸣山。

  走进幽深的鸡鸣山怀抱,只见一架云梯——大摩梯呈现在眼前。3.5米宽的台阶平整匀称,通高92米,十分壮观。游人登上达摩梯,每踏上一个台阶就发出一声脆响,一声比一声响亮,声声回落在幽谷间,这响声好像是敲击木鱼声,又像是金蛙鸣叫声,使人感到十分新奇。一声声脆响伴随着游人走完两段81个台阶和一段108个台阶后就站在永宁寺门前了,使人觉得一身轻松满心愉悦。据工程技术人员说,这声音脆响是山谷的回音,足可以和北京天坛回音壁媲美。又据寺院僧侣讲,这三段台阶有很好的寓意,登完一段81个台阶免去81难,又登108个台阶就解除了108个人间烦恼,身心得以解脱,欢乐之情油然而生。游览这别致的景观,是一种精神愉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脆响还演绎出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人们都说在泰山看日出最富神韵,其实在鸡鸣山看日出同样让人惊喜。凌晨,站在东顶的观日台上,天气初曙,疏星晓月,渐渐地万道曙光从地平线那边向四外辐射,好像万把金剑脱鞘而出,红红的太阳戴着金冠慢慢露出头来,脸盘越来越大,冉冉升起,灿烂的阳光把山川田野照耀得绚丽多彩,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好一幅鸡鸣山日出图。

  鸡鸣山观日出和泰山观日出,同样是那么热烈那么壮观。这里虽然没有泰山日出那种“跳”出或“拔”出的景象,但太阳冉冉升起,喷薄而出的景象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果说泰山日出是跳跃美,那么鸡鸣山日出就显出轻柔美,真可谓各有千秋。

  灿烂的阳光使人兴奋盛情奔放。远眺,可看到官厅水库像一棵珍贵的宝珠镶嵌在青山绿树之中。往南看,三祖圣地涿鹿在落雾中忽隐忽现。往下看,有一个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驿站—鸡鸣山驿,简称鸡鸣驿,他因鸡鸣山而得名。那个四四方方的城廓坐落在蔼蔼的晴岚里,似乎看到古驿站里膘肥体壮的群群驿马在嘶鸣。在东西宽敞的大道上飞奔着传递书信的骏马和仰鞭驰骋的驿卒。顺着群山峰顶往东北方向看,20公里处有一片占地3万多亩郁郁葱葱的原始次森林,那是段家堡乡刘家庄森林公园。那里不仅有茂密的森林,还生活着许多宝贵的动物,生长着许多珍贵药材,那真是一座天然宝库啊。那里地势高,日夜温差大,是个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它还是革命老根据地,革命先辈们在大森林的掩护下,与敌伪日寇巧妙周旋,狠狠打击敌人,为建立革命政权抛头颅洒热血,流传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教育和感动着一代代后人。往西看,那里有一条黄登登的黄龙,那是典型的风蚀沙漠,是京西第一沙漠城,正在开辟为旅游景区,让游人们与沙漠亲近一番。座落在北面山凹里的哪个小村落名叫孟家坟,村里那座二层小楼就是著名的孟家坟绣楼,院落布局巧妙,楼台设计做工精细,是难得的古建筑艺术精品。山脚下那座北魏石窟保存着一千五百年前的高超石雕艺术,洞里的石雕群像造型逼真,想象丰富,可以和大同云岗石窟,浑源县悬空寺相提并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