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门头沟寻游之白瀑寺塔(圆正法师塔)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北京古塔 |
圆正法师塔
白瀑寺金代塔位于淤白村北,白瀑寺寺始建于辽代乾统初年,寺西有圆正法师灵古塔,建于金皇统六年十月一日(1146)。塔六角实心,下半部为密檐式,上半部为覆钵式。塔铭记载圆正法师和建寺情况。塔身上三层密檐,密檐之上双层仰莲承托覆钵,覆钵上置仰莲,再上为十一重相轮,上置镂空铁球,球中插铁刹杆,此塔造型稳重、形制罕见,是金代密檐式塔中的杰作,是门头沟区极具特色的古塔。门头沟区政府1981年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百度百科:圆正法师塔位于门头沟区。金皇统六年(1146)建。砖塔平面呈六方形,高10余米。束腰塔座高2.5米,上环列青砖雕刻莲瓣约以百计,上承塔身。塔身上部每面雕如意头4个。塔身上为三层叠涩密檐,密檐上为覆钵承托的十三重相轮,收拢为尖状,轮顶为一直径尺余的空心铁球。球间穿出一高2米余的铁杆为塔刹,附件已散失。塔铭由金代著名高僧希辩撰文。此塔系密据塔向覆钵式塔形制演变的珍贵例证,为国内所少见。
双塔邨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2592330100voiy.html
白瀑寺圆正法师塔
门头沟区淤白村北八里许,有金城山,山高路险,人迹罕至。群山之中,有座唐代古刹白瀑寺。辽金时期,白瀑寺出过一位高僧,法名圆正。
据《大金燕京宛平县金城山白瀑院正公法师灵塔记》记载:圆正,俗姓曹,中京乾州人,生于咸雍三年(1067)六月十五日。传说其母妊胎时,梦一僧人对其母说:“此子若出家为僧,必为一代宗师。”圆正降生后,从不食荤,其母忆起梦中僧人之言,将圆正送往当州大崇仙寺出家。十五岁时,圆正受具足戒,始习律戒。在听华严经时,有超人之解,众僧无不佩服,一致推选圆正为法主。
寿昌年间(1095-1100),圆正云游至金城山,这里群峰秀丽,林木蔚然,流泉飞瀑,更有古刹遗址,圆正遂卓锡于此。寂静山谷,唯圆正一人,野菜充斋,泉水当茶。一月后,一樵夫过此,看有僧人打坐,极为惊诧。当樵夫得知圆正打算恢复寺庙时,施米两升而去。消息迅速传开,昌平、玉河、矾山、怀来四县善男信女,不约而至,纷纷解襄相助。乾统年间(1101-1110),白瀑寺建成,主殿为当阳大殿,禅房、厨库、器用之具,一应俱全。白瀑寺建成后,檀信朝拜,络绎塞途。
天会十二年(1134)三月十一日,圆正法师圆寂,火化时得舍利三百颗,分葬两处:一葬坟山,一葬正公塔内。
正公塔竣工于皇统六年(1146),塔高十米许,砖石结构,平面呈六角形,束腰塔座,上承塔身,塔身上部每面雕如意头四个,塔身上为三层叠涩密檐,密檐上为覆体承托的十三重相轮,收拢为尖状,轮顶为铁球,球间穿出两米许的铁杆。此塔系密檐式塔向覆钵式塔演变的例证,为国内所少见,极其珍贵。
《灵塔记》为“仰山栖隐寺退居嗣祖沙门希辩记, 山主比丘道渊立,西盖医人庄彦和写”。
双塔邨人201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