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苹果复仇!IT文化时代的来临

(2006-02-05 16:02:41)
苹果复仇!IT文化时代的来临
 
 
 
虽然是网摘,但是我还是想把第一条新闻的全文放在这里。什么是传奇,这就是传奇。
 
时间追溯到1997年,当时的Apple正在亏损和财政危机的崩溃边缘挣扎,有人问Michael Dell:“如果让你接手Apple,你会怎么做?”
 
“我会怎么做?”Dell回答道,“我会宣布破产,将钱还给股东们。”几周之后,Apple宣布Steve Jobs归来,重新掌握大局,Jobs在招贴画中怒视Dell:“我们盯上你了。”
上周五,Apple市场总值终于重新超越Dell,达到721亿3000万美元,与此同时,Dell市值略低为719亿7000万美元。
 
就在当日股市休市后,Steve Jobs向所有雇员发送了一封Email--他并没有忘记Dell当年的侮辱。
 
“伙伴们,看来Michael的预测能力并不大好,以今天的收盘价计算,Apple市值已在Dell之上。股市起落,时过境迁,今天是值得回顾的一天。Steve。”
 
对苹果的感觉更多的是仅仅是一种感觉。
1) 中学(80年代后期,清华附中)下午放学后我们抢着去5楼机房,那时学校的计算机都是AppleII,大多数都是国内仿制的,但是有几台真正的AppleIIe,甚至还有游戏杆。当时也有几台最早的MAC,但是因为没有软件,大家都没有兴趣。当时很羡慕同学家里的IBM PC。
 
2) 当时有一本书叫《硅谷之火》(80年代中期,王府井书店购得),讲了当时硅谷的一些早期的事情,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乔布斯和瓦茨涅克在车库搞苹果的事情。当时盖茨被提到,但还远远不是老大。我印象最深刻是乔布斯当时对机壳的设计以及外茨涅克非要减少主板螺丝钉的数量。
3) 大学里苹果北京办事处赞助我们的NEW AGE音乐欣赏会。当时觉得白色底界面的MAC非常神奇,还有CDROM。不过当时没有什么机会仔细的摆弄,感觉到距离非常遥远。此后十几年的最近,在家里AMD台机装了TIGER的操作系统,仿如隔世。
 
APPLE在后来一直是一个负面的典型,从斯卡利赶走乔布斯,苹果变得更加封闭和贪婪。瓦茨的APPLE3 失败后,就淡出江湖搞青少年计算机教育了。前两年,谈到PALM快完蛋的时候,还说:PALM就和当年的苹果一样,因为自大盛极而衰。乔布斯的NeXT也没有什么起色。甚至当年乔布斯因为苹果收购NeXT回到苹果,不久就有投靠微软的行为,觉得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乔布斯了,不是那个IBM PC推出时候打“老大哥看着你”的广告的乔布斯了。后来,摆弄公司美工用的MAC,也死机,而且觉得除了外观,没什么。
 
和离开学校,年龄的增长一样,一种曾经的精神在慢慢的失去。
 
虽然苹果获得的是商业上的成功,贪婪的股市和华尔街分析师是不会认苹果的文化的。那个乔布斯离开里德学院去加德满都寻找东方神秘主义的迷茫的六十年代的青年的文化,那个硅谷车库创业能从HP搞来免费器件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乔布斯在土制计算机俱乐部混的文化,那种在加州冷战带来的高科技竞争阴影下对自由全新理解的文化。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这是一种顶点,无论将来苹果走向何方,传奇已经造就。至少给许多早已为了谋生或者工作就是为了退休遁世的曾经追求过什么的家伙一种缥缈的希望。那就是,精密的运转的象机器一样的DELL不是方向。你怎么解释IPOD的成功?位于加州圣何塞的市场研究公司Enderle Group的总裁Rob Enderle说,除了苹果之外,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音乐播放机领域把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用户的体验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DELL的MP3播放器完蛋了!
 
IT行业进入到一个需要靠文化去竞争的年代,对,这是好事。
 
这一年来,成功的IT公司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令人鼓舞,GOOGLE,CRAIGSLIST,MYSPACE,我想还有很多,都是个性十足,靠独特的文化特质成功的后起之秀。还有比如,IBM,ORACLE这样的巨头也在纷纷支持LINUX和开源软件,当年的老大哥如今变成帝国反击战中的义军。也许,大家终于想明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