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群发一样的主页形式
和我们的城市一样,我们的主页也变得拥挤不堪。
最近对比了一下IT类门户网站的主页,美国的和中国的,发现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国内的网站主页的“信息量”之大令人惊讶,一条一条标题密密麻麻,而与之对比,米国的CNET、SLASHDOT这样,主页上也就十几条信息。差出去整整一个数量级。
记得以前看到过新闻,说小布什上任的时候,老布什让他重视中情局的每天情况通报,可能是考虑到小布什同学的工作习惯(早睡早起坚持锻炼,绝不当工作狂)。我也听说中情局为了这每天一页纸,雇佣了上万名顶尖的情报分析师和特工,每年花费数百亿美金,是世界上最大和效率最高的信息系统。
也许老大的做法惠及子民,上面提到米国的主页才是这样的风格,标题+摘要,一页纸,结构非常清新。是人家没有那么多文章要发么?还是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文章值得去发?前一阵出差,因为工作之余的工作时间都花天酒地了,没怎么上网,回来感觉好像至少业界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很多朋友看网络新闻,也是一扫而过,真正精读的并不多。
其实作为读者国内的和国外的都是一样的,出问题的是网站本身。如果从学术探讨的角度,也许我们要去讨论信息和情报的关系和区别,我们甚至可以去讨论2.0时代信息的组织方式。我们也可以从网页设计和用户体验去探讨UI的问题。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国内的这种新闻表现形式,让我想起了垃圾邮件:打开一个好久不去的邮箱,看着满眼密密麻麻的垃圾邮件,每个标题都充满诱惑!
我想说,我干过短信群发,我也知道根据统计信息去不断调整发送的策略。其中最见效果的就是群发词的书写。写过了,会带来投诉和监管问题,写平淡了没人上钩,要拿捏到非常合适,而且还要在各种兄弟公司的群发中脱颖而出真是不容易。我原来公司的群发词讨论会估计和古代青楼的诗会很类似,一帮光头,长头发和彩色头发的年轻同事一起,无数的精妙词句就这样被造了出来。
既然大家这么认真的干,自然是有其中的道理,主页的每个象素都是钱啊。既然,垃圾标题,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垃圾帖子都是垃圾,那么特征都是一样的,就是效果退化,能够暂时平衡的就是增加垃圾数量,因为背后的推广压力和利益驱动,已经无法让人自拔。然后你就看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我现在基本已经不去直接上IT门户网站看新闻,我会去看KESO每天看上千个种子带给我的几条2.0文章,给KESO提个建议,以后一定要加摘要。KESO是一个出色的CIA特工:)但是不是一个出色的DONEWS编辑。我现在只会去RSS订阅,因为那是我可以选择的,谁也不想生活在垃圾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