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 Users Revolt Against Murdoch
from the the-joy-of-running-user-communities dept.
当我从SLASHDOT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吃惊。应该说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MYSPACE被默多克收购之后,删掉竞争对手的文字,不让下载竞争对手的视频文件,用户哪里受得了这个,不反对才怪呢。应该说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当国内的用户被各种流氓软件和服务折腾的时候,想不到外国的用户也会遭受类似的待遇,心理平衡了很多。唯一不一样的是:我们折腾半天没有用,而当MYSPACE的用户威胁到竞争对手的网站,如FRIENDSTER或者FACEBOOK的时候,新闻集团软了,并且恢复了链接(“News Corp relented and restored the links”)。
事情的起因可能是新闻集团收购之后派来管理的高级官员让这么做的,否则以我看到的MYSPACE起来的故事中,对很酷的创始人的描述,Tom Anderson和Chris DeWolfe他们是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情的。问题是他们知情么?顶不住压力还是拿到钱之后怠慢了?我相信TOM和CHRIS应该是非常了解他的客户是一些怎样的年轻人,他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问题是,新闻集团的高官“应该是”不懂的,否则怎么会有TOM和CHRIS的机会呢?MTV就是做不到MYSPACE,现在是有了MYSPACE,MTV被边缘化了。
按照国内的话说,就是外行管理内行,然后就出了问题。有点像不学无术只会整人的政委和臭老九之间的冲突。于是非常感叹,现在的网络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搞不懂的东西了,既然米国都是这样,那国内不知道上演着多少暮这样的故事。网民或者草根的创业者很懂,但是没有权利,悄悄玩没玩大的时候当权者不鸟你,玩出花样了,看样子可能会来钱了,就来折腾你。所以,当我看到说很多2.0的网站只有被收购的命运的时候,内心非常悲哀,一个自己不写BLOG的人,没有通过BLOG去混过圈子的人,这样的人作为高管去管理一个2.0的网站能行么?别告诉我一个这样的管理者只会用EXCEL就可以了(别人开玩笑说的,一个公司里面只有用EXCEL的人是最有权力的)。
一个商业项目,难道只是要回答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么?我觉得MYSPACE事件例子证明,很多在传统行业适合的做法,在2.0时代是错误的。因为,MTV不会去播放竞争对手的东西,但是MYSPACE就“必须”可以。因为,MYSPACE的用户是结成社团的用户,你要小心,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地位不在像过去那样悬殊。所以,MTV只要去引导流行,客户就乖乖的跟着走。而MYSPACE的用户不一样,流行和方向是用户自己创造的。2.0时代,别再把用户当作迷途的羔羊。默多克花钱买了MYSPACE,只是买了财务意义上的MYSPACE,而MYSPACE这样的社会性网络,在用户自己手里。
所以,收购社区类网站的公司都要小心,你购买拿来当赚钱工具的东西,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摆弄的。想在赚2.0这块钱的公司,为什么搞来搞去都像是炒做,因为他们并非真的“切身的体会”从而理解这块事情(“感觉上正确”)。所以,很理解KESO的迷茫。这个年代,为什么能获得超级成功的人,自己必须是玩这个的,APPLE因为JOBS,所以很酷,GATES虽然商业头脑很棒,但是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个GEEK,国内有丁磊。
但是,最近看BLOG多了,很多BLOGGER的迷茫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感觉正确”的地方做事,或者自己有能力去把握自己。但是,希望是:这个社会的经济越来越需要“感觉正确”的人来做,而不是商业上正确的人或者政治上正确的人,因为用户正在被解放,因为他们被网络团结了起来,能顺应这个潮流的人能够赢得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