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的意义不弱于新浪开BLOG,又一个传统的大型网站进军WEB2.0。很有意思的是,竟然看不到太多对这个新闻的评论,可能目前在WEB2.0圈子里面,大家更关心的还是传媒方面。我之前在文章中就简单提到过WEB2.0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价值。正好借着这条新闻,再稍微深入地探讨一下。
EBAY的新闻,数次提到“指南”,我觉得EBAY的思维还是有些1.0 ,还是以信息为主,而2.0 的做法一定要以人为主。实际上EBAY是在“利用”社区提供的信息。这个和利用网友的BLOG做门户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唯一能从这篇文章看到亮点的是:
除分类搜索外,“指南”平台还包括了Tag(标签)和Match(按照网页内容,显示商品信息)等web2.0技术,“用户需要时,我们也会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
与EBAY的做法类似,AMAZON在网站上加入了ProductWiki的功能。另外,AMAZON也在进行TAG的测试。相关的报道可以参见BusinessWeek的报道。说Wiki给AMAZON带来SNS,后者带来了商品属性的多样化。
我在网上搜索关于WEB2.0 和电子商务的主题,中文的讨论不多。需要提到王峻涛讲解web2.0时代的电子商务2.0。他提到:“ 电子商务1.0的共同特点是“我和你,到他的地方去做买卖”;“电子商务2.0的特点是所有企业用自己的商务活动(卖商品,提供信息......)直接参与互联网,在自己完全独立的网站上进行。”从表面上看,这么说是对的,但是你到6688.com看到4000块的福建人开的卖的全新THINKPAD T43P的笔记本的网店就知道做一个有信誉的网站是多么困难,形式上的2.0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仅仅是炒做概念就更没有意义了。
另外,我之前看过爱搞搞写的Google即将推出的“网上付款服务”意味着什么?提到EBAY上开小店的人也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的店面,如果GOOGLE 推出支付服务,大家使用FROOGLE作为客户搜索的入口,那么店家就可以更专心经营自己的网上小店,而这些小店主可以专心经营自己的网上小店。我觉得EBAY还是货架的方式,得到的信息太少,而且我根本不了解卖东西的人。
前一阵子,LD的弟弟要买笔记本,我建议买T43水货。如果是过去,就去海龙或者鼎好去看,这次换了种方式,结果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我称为2.0的购物体验。最近海龙鼎好拉客的很多,非常烦。我先去淘宝查价格,在GOOGLE查介绍,以免被JS陷害。因为JS利用信息不对称,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算计你一下,JS也不容易,现在利润这么薄,赚的钱都付租金了,只能下黑手。我过去的很多电子产品都是这么买的,必须之前做好功课。
查资料的过程中发觉两家网站很有意思,一家叫丫丫,一家叫翔意,都是从淘宝找过来的。发现他们的特点都是,在淘宝开店,但是自己维护着一个BBS。版主就是店家,和网友交流各种关于水货THINKPAD的事情,有不断更新的报价,产品介绍,这可不是一般的抄大段的软文稿字,而是关心某种型号的网友互动产生的;还有就是店家经常组织的活动;售后的服务,工具驱动等软件的下载和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就是发货跟踪,一些外地邮购的用户通过BBS得到发货的信息。里面也聊很多其他东西。
后来我选择了清华附近非常不起眼的丫丫的店,买到了机器并且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服务,店主是那种学生模样,正在考研,聊得不错。我在按照非常标准的验机程序检验机器的时候,不断的来顾客,大家都事先好像认识,“你原来是网上叫那个XXX的”,店主和他的顾客很多在网上就认识。整个购买过程非常轻松,像是网友聚会。因为,我不会去砍价,因为价格在网上大家交流半天了,非常透明。我不会去担心他把电池换成旧的,因为网上大家谈论过要注意什么(当然了,THINKPAD的各种器件网上都插查的到编号,IBM(LENOVO?)这点做得非常好)。我甚至不担心水货得不到保修,因为坛子上有之前网友写的维修的经历,我知道我的利益依然可以得到保证。。。聊着天,就把事情办了。
丫丫的网站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网站,上面的信息是可信的么?这些信息可以伪造的么?是淘宝上面的评价机制保证的么?不是,是丫丫的社区保证的。网友共同的参与,伪造几乎不可能,网友们自助的维护了一种诚信的氛围,当然这和店主/斑竹经营这个社区有方也很有关系。网友们围绕水货THINKPAD在BBS上制造的“微内容”被组织起来,就是那种我称为“指纹一样的东西”,太难伪造了。不仅仅是真实的问题(写到这里,我不仅很悲哀,国内太多JS,我们现在能相信多少产品和服务的真实呢?),而且还包括和网友互动建立起来的那种信誉和随之带来的服务品质,很多时候也许未必店主不想提高服务,但是总有疏漏,而和网友一起,聊多了,店主知道顾客的想法,他知道怎么做。
我从网上寻找资料开始,到买到机器总共只花了2周时间,每天花很少的时间关心那两个BBS,最后选定了一家近的。开始并不想在BBS上发言,后来我想明白一件事情,然后就开始去发言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发言,我的利益就可以更充分得到保证。1)让老板知道我;2)别的网友知道我;3)我的购买过程在BBS上被记录下来了。这些和服务有关么?当然!既然你可以摆脱买东西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为什么不去利用呢。而且你这么做了,别人也可以得到好处。我知道一旦我这么参与进来,我受骗的可能性在1%以下。而不参与,风险立刻加大。这很2.0,公民网络社会的责任和权利。
我在想,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WEB2.0电子商务案例。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比如RSS和TRACKBACK,也许还有TAG。因为这个水货BBS实际上就是DISCUZ!做的,但是玩法确是2.0的方式。如果我能够通过RSS订阅,我就可以以更高的效率跟踪参与这个网站。TRACKBACK我还没有想特别好,因为确实不好用。但是将来某种更好用的TRACKBACK能够让网友关于产品的意见更紧凑的交流起来;如果还有TAG,各种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更好的组织。目前,采用这样很新锐做法的网站非常少,但我相信已经在各种领域出现很多,比如领导买化妆品的果皮网等。店主往往就是有丰富混坛子经验的资深网友,他们以很低的成本,很好的服务赢得了用户,这是他们的成功。
这样的模式将来有可能大规模推广么?如果推广,我想可能会用到BLOG的模式而不是BBS。从工具上,BBS目前的效率适应这样的新做法有些弱。所以,这再一次说明WEB2.0工具上的进步,实际上是做法上的进步,工具的引进,实际上是为了以人为中心的WEB2.0功能的实现更富于效率。没有工具,但是用WEB2.0的方法论,就如同上面提到的BBS,也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是,一旦人多了,还是使用专门的WEB2.0的工具更好,另外,这些工具,甚至标准都在慢慢完善的过程中。
我不由得想起早期上网,我们在IRC上的时候,连汉字都不方便(当时要用HZ编码),但是只要这样的事物是有创新的价值,一定会进化到现在的MSN,QQ ,因为IM解决了同时可以和几个人聊天,并且随时找到人聊天的问题。同样,第一代电子商务解决了产品展示的问题(本质上和传统开店还是一样的),WEB2.0的电子商务,将改变整个销售的商业模式,让客户和商家第一次达到一种信息对称的状态,商家和客户的博弈过程将不以损害客户利益为结果。这里面衍生出来的东西甚至会动摇很多经济理论关于定价的研究,影响将非常深刻。
我想将来成熟的WEB2.0电子商务模式的组织形式将是一个类似当年EBAY起家探索出来的非常棒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发动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更高境界的电子商务形式,人民(不用“客户”这个词)在网络上获得人民非常好的服务,大家的各种联系,商务的,娱乐的,信誉是共享的,我前面提到的BBS,只是因为店主本身的努力才很不容易建立了信誉,而且他的用户也必须是有泡网经验的网友。将来这样的信誉应该是通过BLOG为基础建立的社会网络共享的。另外,也要方便,我觉得现在的很多WEB2.0的东西用起来太麻烦。
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我只是以一个案例抛砖引玉,很多重要的点都没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