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四市财政收支及经济发展数据比较分析

(2021-03-31 21:28:52)

东北四市财政收支及经济发展数据比较分析

原创边外老马2021-02-12 13:47:02

自2010年到2019的10年,东北经济普遍不景气,特别是经历了再次GDP重新核定后,辽宁省面临了五年发展基本是零的局面。东北各市的年度经济指标普遍不具可比性。为了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看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情况,利用节日闲暇时间,我把相关数据加以整理,形成了两张数据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一、2010年到2019年东北四市的财政收支及GDP增长情况

应该说,从2010年开始,东北的四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有梯次的,沈阳和大连总量相对较高,远远领先另两个城市。长春与哈尔滨基本持平,处于第二梯队。但由于GDP的重新核定,使得有些城市各年度的GDP不具有连续性,无法加以对比。2018年再次重新核定GDP后,2019年的GDP应该相对准确。我们把2019年各市的GDP减去2010年的数据,得出过去9年的GDP增量和增幅。再把各城市各年度相对比较真实的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汇总梳理,形成参考数据,然后把这几组数据放在一起比对,就可以看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在过去的十年发展基本情况。用数据说话,下面是我从各市各年度统计公报中提取的对比图。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a409e0e9fccd4d498d565b2e3177b663?from=pc

2010到2019年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收支情况对比图

图中分别列出了四个城市的十年地方财政收支情况,计算出了GDP的增长情况。在财政收支方面,大连与沈阳明显领先哈尔滨和长春。而且由于大连是计划单列市,财政直接对中央,以前优势比较明显,但2014年以后,逐渐被沈阳追赶上,所以除了支出数据方面占有优势外,财政收入已经不再领先。哈尔滨与长春也经历了这个反超过程,2015年以前,由于长春是三级财政,所以哈尔滨地方财政收入一直延续着领先于长春的优势,但是,从2016年开始,长春完成了逆袭,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优势。只是哈尔滨在财政支出方面一直是高于长春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长春财政收入超越哈尔滨的真正时间点应该是在2016年,而实际的GDP总量也是在这一时间点完成超越的。所以说,财政收支与GDP增长增长有着很大的连带关系。

此外,文中还可以看出,2015年前后,沈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了对大连的超越,大连计划单列在财政方面的优势基本没有了,而且沈阳的地方财政支出也在2019年超越了大连,这些足以说明,大连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下降。对于大连来说,在这种局面下,会不会像长春超越哈尔滨一样,在近几年出现被沈阳GDP总量反超呢?依我的判断,十四五结束后,这种结局很可能会出现。

表中列出了哈尔滨2010到2017年,以及长春2010到2019年的全口径财政收入。2017年之后,哈尔滨也不再做这方面的统计了,所以长春的这个统计数也已经无法用于对比分析了。只是我们可以看出,2010到2017的8年间,哈尔滨的地方财政收入占该时间段全部全口径财政收入的58.8%,而长春的地方财政收入只占了2010-201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5.2%。沈阳与大连没作这方面的统计,考虑到大连是计划单列,财政直接对中央,沈阳不需要上缴省级财政,所以这两个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都比哈尔滨高,应该是60%以上。所以我此前经常说,长春在地方财政收入方面是最吃亏的,也是最少的,因为长春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上缴了省级财政。这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三级财政的城市。尽管承担了三级财政的压力,长春依旧是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里过去十年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

如果有谁能拿到这四个城市的全口径财政收入数,得出各城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完全可以说明谁的经济质量更好。据我了解,长春这些年基本在20%上下徘徊,高于东北的所有城市,接近南方发达城市。

二、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的十年发展数据排名分析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e3928802368452685dc5f1d59f91096?from=pc

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排名情况

在上面的图中,2010到2019年,长春的GDP增长了2575亿元,增幅为77%;排第二的是大连,增长1843.7,增幅为36%;第三名是哈尔滨,增长1583.5,增幅43%;最后是沈阳,增长1453.3,增幅29%。图中的最后一栏是参照长春77%发展速度推算的其他三个城市的GDP,大连如果与长春同样的速度发展,GDP应该是9130,沈阳是8880,哈尔滨是6418,长春是5904亿。照这个推算,沈阳与大连与济南和西安基本接近,离万亿俱乐部只差一步之遥。但非常遗憾,实际的结果却不是这样的。依据目前的速度推算,再加上公主岭市划归长春,东北第一个达到万亿GDP的基本就是长春。

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大连十年的财政收入是6778.9亿,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沈阳的6721.2亿;长春自2016年超过哈尔滨以后,总量达到3741.1,稍稍领先于哈尔滨的3626,但全口径财政收入一直是远远领先于哈尔滨的,只可惜这一优势并没体现在地方财政收入方面。

地方财政支出方面,大连9029.1,沈阳8218.5,哈尔滨7826.5,长春垫底,只有6968.2亿元,落后大连2000多亿。

上面的这些足以说明,长春是在地方财政收入最少、支出最少 的情况下完成增量逆袭的,所以我说南方的很多城市也不敢小看长春。长春是东北唯一一个可以在长春保住东北老工业基地颜面的城市。

三、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全国排名情况

2010年是2003年开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比较显著的一年,东北各城市的总体形势发展很好,基本与国内发达城市同步。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东北四个城市全国排名变化情况表”,表中的2003到2012年的十年左右时间里,东北的四个城市全国排名普遍比较稳定,都是全国30名之内,但2013年以后,名市排名普遍呈下滑趋势,沈阳和大连行先后跌出全国前20名,沈阳则继续跌出了前30名。哈尔滨则是跌出了前40名,唯有长春小幅下滑,但相对稳定在第三十几名。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5d2f06ec4ee493caa6e0cdbd188994b?from=pc

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全国排名变化情况表

如果说单个年度的数据比对会不准确,那么几十年的发展情况叠加后再比对应该是相对准确的,并可以参考的。三十年国内排名不变,说明了长春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质量。长春现象应该是东北所有城市发展的可以借鉴的一条出路。因为我的第一手数据有限,只能采集于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的各市年度统计公报,有不准确的地方还望见谅。

四、综合分析

此前我也做过这方面的统计,特别是2006到2010年的十五期间,长春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大连的一半,沈阳的刚好一半,哈尔滨的三分之二,每年的财政支出也比上述三个城市少很多,但依然是坚持跟跑,之后就是我前面分析比对的又一个十年。我之所以没把2020年的经济数据加进去,是因为长春扩容了,划入了公主岭,用这种放大的经济总量与其他城市比有不公平的嫌疑。尽管这样,在长春的数据面前,其他三个城市的数据也非常难看,我认为这就是差距,而且这也是我极力看好长春的原因。

如果单纯地看增量,长春已经完胜了。但我们也看到了,长春的十年时间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其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5.2%,应该是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最低的,所以我才说长春一直是用最少的财政收入跟其他三个副省级城市比拼,其他的城市,包括南方很多城市在内,还有像长春这样逆势发展的吗?十三五期间,长春已经把哈尔滨拼下去了,十四五就是与沈阳和大连比拼,我相信会一举超过的。以前长春的地方财政收入跟沈大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咬牙坚持到现在,差距已经没有那么大了,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值是长春是沈阳的57.5%,大连的60%,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相信长春的地方财政收入还会更接近大连与沈阳,但想要在地方财政收入方面一举超过这两个城市,没有国家和省级的政策支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基本做不到。但我敢断定,长春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大连和沈阳的那一天,就是GDP绝对领先他们的那一刻。而且到那时,东北的第一城也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

对于长春的发展情况,我认为是东北的一个特例,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特例。专家学者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什么同样的投入换来的是不一样的产出?甚至是在长春更少的投入前提下换取了更大的产出?而且在此前的十年,2000到2009年,同样的财政捉襟见肘,长春还投资建成了三个国家5A级景区,其他三个城市却一个也没有,这一点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讲过了。这也可以证明长春的发展成就,那就是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20年为止,长春都是东北当之无愧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差的,只是国家层面的布局,包括各类区域中心,包括领事中心、铁路中心、金融中心、研发中心等。研发方面,长春还是可以做为区域中心的,金融方面,我相信长春也会做到,其他两个方面,不是一个城市想做就做的,还需要高位统筹。

十四五期间,建议国家层面和吉林省政府层面应该考虑加大对长春的支持力度,像南方省份一样,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大做强长春中心城市建设。依托长春的发展做大长吉一体的经济圈,扩大辐射半径,让长春发挥更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吉林省率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领东北走出困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