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魔法师》读后感
标签:
财经股票教育投资文化 |
分类: 随笔杂谈 |
今天终于将Mark
Minervini的《股票魔法师》看完了。
作者Mark Minervini是全美投资大赛冠军,他在比赛中取得了155%的年度收益,并曾经有过5年年化收益220%的交易记录。和传统学院派投资大佬不同,作者不具备亮眼的学历头衔,没有优渥的家境,15岁便辍学的他,在股市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真金白银的交易实战,这也是他的个人投资经验难能可贵之处。
本书主要的内容是作者介绍自己选股和交易的“SEPA策略”。
作者认为,在筛选公司时,首先要选出趋势优良的股票。对任何一家备选公司,只有趋势向上,才能够体现市场对它的认可,或者说这支股票足够受到资金的重视。这是作者交易股票的必要条件。只在股票走到第二阶段即拉升时,才会考虑买入。选择确定的、向上的趋势,才是筛选交易对象的第一步。
在考察季度利润时,需要着重考察利润的质量、可持续性、是否存在非经常性损益。简而言之,一家公司的单季度利润超预期如果来源于产品的畅销,则这种增长是健康的;如果是来源于出售固定资产比如卖地皮,那么财报里的利润数字就要打上问号了。退而求其次,一些原本具有悲观预期,但却披露出乐观财务数据的公司,也可以被纳入候选集。典型的财务表现就是单季度扭亏为盈,或者亏损额度大幅缩减。
如果基本面超预期的个股难以捕捉,则至少应当保证净利润增幅与前期相近,也就是不低于预期。对成长股来说,往往净利润的超预期提升,会带来市场估值的同步提升,从而促成所谓的“戴维斯双击”。反之,如果净利润稍稍不及预期,很有可能就会被杀估值,迎来崩盘式下跌。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挑选出具备更多优良催化剂的股票,则交易的备选集就会更加精简——比如热门的行业、充满想象力的赛道、全新的产品、优秀的管理层、行业龙头等等。
对于卖出,作者将笔墨着重放在了保护利润和止损的环节。在他看来,单次交易具备一定的盈亏比(比如2:1),再加上一定的胜率(比如50%),长期交易下去必然可以持续盈利。对交易者来说,在判断错误时的止损,以及在取得一定盈利后的跟随止损,正是保持整体盈亏比的重要工具。简而言之,尽量保证每一次赚钱的交易多赚钱,每一次亏钱的交易少亏钱,只要将二者做到一个合理的比例,即使胜率真的只有一半,长期看仍然具备盈利期望。这也就是坚持止损的根本原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