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岁的单车 一生的执着

(2006-08-22 02:58:53)
分类: 这条路通向理想?
    第六期节目了,看着电视觉得自己进步成熟了许多,呵呵,没人表扬我,自己鼓励一下自己,人总是需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
    老蔡,蔡清其,家住在离市区70公里的石狮市祥渔村,是我接触过的嘉宾中,最有表现力有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个,他的对梦想执着的生活态度让人羡慕。
60岁的单车 <wbr>一生的执着
悲观·执着·超脱
    采访中,老蔡说过,在两次旅途中,无牵无挂,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自在,想飞哪里就飞哪里,就如同对生活的超脱。超脱这个词,是多少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记得周国平的《只有一个人生》对超脱有着一段文字:
    超脱是悲观和执着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着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着。我愈执着,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着,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着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着。执着没有悲观掣肘,便可放手执着。悲观扬弃执着,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有生有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在周国平看来,超脱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在最热烈的投入同时,依然能够保持着一份冷静清醒、一份悲观。在老蔡身上,我体会到的更多是一种单纯的执着,或许是了解接触不够深入;也或许对他来说超脱并不复杂,跳出烦恼、困难和压力,去投入自己所想做的事情,获得一份轻松和快乐,超脱就是把一件事情想通了,理顺了,去做了这么简单。阅历尚浅,也谈不出什么问题,见笑了。
节目中电视手法的运用
一、 图表的运用;整期节目下来,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老蔡骑车出行的两张路线图表。动态的图表形式表现出了老蔡两次形成的跨幅和艰辛,能带给大家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图表中的一些动画表现,如“撞车”“飞机”比较风趣的形式来代替了解说,在节目中起到一个铺垫和过度的作用,生动明了。这期节目,成败皆在两张图表上,所以花了不少心思在上面。
二、 环境长镜头的运用;这是志伟的一个创意,将老蔡具有表现力的物品(书法、照片、头盔、自行车)布置在一起,通过镜头的空间运动,将这样物品连贯串接起来,交代人物的环境,引起大家的一个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就有在想,为什么不能用剪辑的方式,把几组画面编辑在一起,非要用长镜头来表现呢?后来看到片子,感觉长镜头有一种真实感,而且镜头运动,就如同人的视觉在参观他的房间一样,很流畅舒服。这些都是用剪辑画面无法达到的。
三、 现场的运用;以往做过的几期节目对主人公的引出和介绍基本都是这样:“某某人,多少岁,家住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和志伟、华鑫商讨后,决定用一个对话现场来介绍老蔡,所以就设计了老蔡和自行车队一起玩车的现场:一群年轻人在玩车,结果其中一个脱下头盔和太阳镜一看是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又敬佩又好奇,问道:“老伯,身手这么好,多大了”“以前是做什么的”“家住在什么地方”。老蔡的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就设计在这几组对话中体现出来,比起解说介绍人物,显得生动自然而且流畅。
四、 意境表现的运用;不用解说、不用同期声对白,以一种含蓄的手法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所说的意境表现。在梨园戏《李亚仙》中,表现亚仙毁容的情节就采用了舞台意境表现的手法,李亚仙仰面朝天挥舞剪刀,舞台上方一道红光打在脸上,红色的玫瑰花瓣从天散落。意境表现手法更需要编导对镜头的把握,以及对人物信息的深入了解,在节目中,我们就设计了几组意境表现镜头。
1、一家人吃饭,老蔡没有坐下,只是站着夹了些菜,走开了,到另一旁去吃。表现想法遭到家人拒绝后,老蔡一种无声的抵抗。
2、海边跑步和骑自行车,表现老蔡骑自行车环游中国的想法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有步骤地进行准备。轻快地音乐和运动富有节奏的画面,能让人感觉到老蔡的一种乐观和坚持,也隐喻着老蔡的出行即将成功。
3、一家人围着看电视新闻,新闻内容用底声表现,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徒步穿越沙漠,老蔡很专著地看着,若有所思。这组镜头主要是表现老蔡受到启发,为他下面的访谈,“别人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进行铺垫。我不就很没用。”
4、老蔡在自己的房间里,空荡荡的,一会看地图,一会摸自行车,一会无聊走来走去,一会坐在床头,几组镜头叠加起来,表现出老蔡的无聊,被家人反对后的郁闷。
5、老蔡骑着自行车,景别不变,构图也不变化,变化的始终是不同的背景,一会公路,一会是树林,一会是山路,把几组画面叠加起来,表现出老蔡一种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
在节目前期策划中,还有许多想法,可惜时间和后期制作的因素,没能实现起来,可惜了。
五、 音乐的运用;音乐在节目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是在画面表现力不够充分的时候,合适的音乐能够烘托气氛,加深观众的感受。这期节目,定位轻松欢快,而且能让人有所反思。在音乐的寻找上,我就以轻快节奏强的小提琴和钢琴为主,也找了一些电子合成乐。节目的高潮是在老蔡从西藏归来的现场,但是画面的表现力不够强烈,没有热泪盈眶,没有久别激烈的拥抱,一切都显得平淡了一些。这时,就想过音乐来烘抬这个高潮的气氛,选择了汪峰的《love》,轻快节奏起伏强的钢琴曲,就如同老蔡归来的心情。音乐灌上之后,再回头一看,感觉全然不同。
节目的几点不足
一、 人物性格塑造;看完整期节目下来,感觉对老蔡的表现还不够充分,是表现出了老蔡的固执、乐观、坚韧,但老蔡在两次旅途之后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方面的表现不突出,在这点能否加以篇幅表现,就能对整个人物形象进行一个升华。记得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时时刻刻都要有目标,早上起来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晚上睡前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就会很充实。”这句话一直触动着我,这也是自己对生活的追求,早上醒来就知道要做什么,然后很兴奋地蹦起来。
二、 细节处理;整期节目的细节处理还不足够,画面节奏的延续和停顿;画面的合理运用;以及一些编辑上还是比较粗糙。
三、 缺少现场;节目就两段现场:两次外出归来家人的迎接,其余部分就是访谈,缺乏一些真实现场。比如可以再现一下,出行前几天,家人帮老蔡收拾行李叮嘱的现场。
四、 头重脚轻;节目开始是满有冲击力的,高速运动、快速剪切与一个本应该年迈体衰的老人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但是结尾以访谈草草结束,其实应该在设计一组画面,让整个节目看起来更加完整。
五、字幕差错;在交播前的三次审片中竟然发现了近40处字幕差错,在一个程度上,片子的质量更多取决于这些细节。
60岁的单车 <wbr>一生的执着
观众反馈
森林:节目很不错哦,好看!
小沈:不错,特价在人文精神上!
美丽:不错,那小老头有趣!
小庄:他的精神让我佩服,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世界上的事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成功的,很不错的一个选题,哥们,祝贺你。
小陈:加油,一直在笑,被感染着。
文娟:看得出用心,满好玩的老头。
伟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梦想?我想我有,我也想这样去做?什么时候带我认识老蔡
小猛:不错,感觉比较自由,不像演播室那样不自然。
小余:那张地图好好玩,音乐也不错!
秋天:笑的时候,又觉得有点东西。
小苏:做得不错!
老郑:让你奶奶也看看,人家多乐观啊。
老汪:给你打90分,继续努力
无聊:缺乏一些现场的东西,真实性打折。事情过后,每个人都能说得很轻松,如果能有多一些铺垫困难,他再说得轻松,那这个人的乐观和坚强就能体现。
《60岁的单车》将8月27号 周日重播,
泉州一套早上9:15
泉州二套中午2:50
错过的朋友可以这周看一看,欢迎大家留下意见。
(最后狂操下sina,发表的时候出现个再登陆的窗口,然后3000多字就没了,不知道找谁哭去……花了三个小时再回忆从新写了,建议大家写在word上再贴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