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了部老片子了,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以前看过,但是这次看的结尾却和以前不同,上网一查,原来《幸福时光》有三个版本……
最初看这部影片时,是把这部影片当做喜剧片看的,因为主演之一是本山大叔,可现在再来看却不怎么能笑起来。影片描述了一群在社会低端生活的人们为一位盲女编制了一个美丽的城市童话,童话最终是童话,遇到现实终究会破灭,这其实是现实的无奈……
我宁愿这个童话一直持续下去,即使是违背了剧情。我觉的这和我性格有关,我总是一厢情愿得去构思一些事情,如同城市里得童话般美好,可一但遭遇现实,我的想法总会被击的七零八落。
有人管这个叫“幼稚”。
因为影片本身描述得就是生活在城市底层得一个群体,都是小人物,看了影片后,我有强烈的共鸣,我似乎或者曾经也经历过他们的某些无奈,人们总是会含沙射影般得把其实和自己毫无联系得剧情联系在自己得身上,我就是这样。总之这种感觉很强烈,如果要我详细的去描述,我也不知道这种共鸣具体是什么,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经历或者体验,再或者我在里面找到了某某某……
这种感觉我时常发生,曾经的《喜剧之王》,《武状元-苏乞儿》……,周星驰这类影片在描述小人物时我仍然也有强烈得共鸣。
我把这种感觉称之为——小人物心态,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或者那样得无奈的经历,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适应,穿流在人群中,我们压抑得呼吸,这样的人太多了。
不过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每天都有新得变化,谁又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