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大分子是cro未来的趋势
(2009-04-23 20:16:03)
标签:
大分子辉瑞方达新药明和中国杂谈 |
分类: 专业 |
为何说大分子是cro未来的趋势
作者: jlf5843
有网友在我的帖子,<为何都提药明不提Covance呢?>里提问,为何说大分子是cro未来的趋势,由于回帖内容太多,所以专开一贴,和大家交流讨论,还是老话,不一定全正确,欢迎拍砖,相互学习嘛。
大分子是cro未来的趋势,是因为中国以前做的都是最低端的东西,从今年初开始,像辉瑞之类的公司开始探讨把更高端点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做,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药明、保诺、方达等公司融资成功,开始扩大规模或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开始在以前从来没进入过的adme领域,简单说就是药物代谢领域开始网罗人才,建设实验室,因为在7、8月份的时候辉瑞曾经探讨把一个不太重要的代谢课题拿到中国来做,是高通量筛选的,这类东西是从来没有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做过的,因此这单也被知情的业内人称为中国第一单,谁拿到谁就是以后中国cro公司adme领域的老大,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药明要和covacne合作,同时投资在苏州建设新实验室。
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辉瑞在10月份的时候取消了这个意向,但这对中国的cro实际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因为美国的危机其实比各位想象的严重,各制药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了,辉瑞的研发部上个星期传出消息,可能要裁掉两千人,圣地亚哥的代谢实验室可能撤销,要知道辉瑞在制药行业里,代谢方面是最强的,而这个实验室是辉瑞最强的实验室,撤销之后的工作还要做,当然是改成了外包,首选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不要小看印度,在美国制药行业,印度人的地位普遍比中国人高,中国人最高的是6级,而印度人我知道有做到7级的。
这个月已经有很多在海外的人流露出了回国的想法,很多人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行动,有些人干脆辞职回国,刚毕业的就更不用说了,我上个月就遇到了好几拨。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虽然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但是各大cor公司在中国大规模扩建,大量招收人才,都是看到将来业务量激增的可能,同时困扰中国cro行业很久的中、高端人才问题也变成了只要多花点钱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了。
废话了很多,其实要说的就是,小分子很快就会成为cro领域的低端领域,中国的cro很快就会进入大分子领域,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代谢、毒理、药理甚至好像有公司开始招病理的人了,也就是说准备进入临床,同志们,我们期盼了已久的中国药物研发的春天就要来了,哈哈哈哈哈哈,虽然这只是刚刚开始,甚至还不算正式起步,但必经我们已经看见了曙光。
国外的人才、经验、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加上中国的money,低人力成本,还有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个后面泄点密给大家,o(∩_∩)o...),要不了几年,中国就会形成一条cro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有实力的大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就可以单独的或联合起来(联合的可能很大,因为研发新药不像国内学者吹牛那么容易),开始逐渐探索中国人自己的新药研发之路。
据我估计,未来中国cro的中心或者新药研发的中心,将会在上海到无锡一带(北京的抱歉了,因为北京实在没什么优势),上海已经是化学cro的中心,张江的地位无法撼动,而药明康德是无锡的企业,无论如何像外发展,无锡政府是不会放它走的,上海和无锡之间的苏州,已经进行战略转型,由以前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开始向高科技含量的行业转型,同时已经向国家申请立项把苏州建设成中国医药产业的基地(具体官话怎么说忘了),而且苏州有中科院西山动物园,错了,是动物养殖基地,有药物研究必须的动物资源,这也是药明和方达选址在苏州的原因之一,药明和方达之所以在苏州建实验室,就是为了进行生物方面的实验。而且据江湖传闻,有几个药物研发某些方面非常牛的海归正在苏州,所以将来苏州肯定会成为中国药物研发生物领域的中心,所以上海-苏州-无锡一线,将会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药物研发的中心(现在其实已经是了,只不过我在这里谈的是中国自己的新药研发)
说到政府的支持,大家可能以为还是像以前那样随便说说,给大家泄个密,我两个月前在跟中科院的人谈合作的时候,他们顺便给我透露了点内部消息,国家已经发文(具体哪个部门发的忘了),说要大力扶持中国的医药研发事业,准备评定8个综合性平台,十几个专项平台,还有几百个分课题,记不清了,因为这是内部保密文件,国家根本没公布,当时不允许记录,我又不是这行的,所以就没在意,但我清楚记得当时我的估算是至少一年要投入200亿rmb,同志们啊,真金白银啊,至少这个数。而且前几天国十条出台,医药卫生可是在列的,所以力度可能更大,但也不确定,因为这个不能直接拉动内需,但至少是不会更少了。
唧唧歪歪了半天,大家估计都烦了,我也累了,简单总结一下,未来中国cro行业,小分子将是低端领域,不是它没有技术含量,是因为准入门槛低,现在大家做的都是,利润已经大不如前,大公司已经瞄准了大分子和生物领域,未来这个领域的争夺是最激烈的,同时也是成长性最高的领域,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关键之路。
跟大家抱个谦,因为最近比较忙,所以都是写了之后直接发,没有检查错别字,还好没影响到意思的表达,大家将就着看,另外我发帖都是看回帖的,回帖里的问题我都会尽量在后面跟帖解答。请提问的人关注一下
后一篇:视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