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足迹 |
徒步夹金山路线图(吴哥窟独家提供)
本文涉及的海拔均为队员随身携带CASIO表测得数据
9月22日
13:00
从成都出发,途中乘坐的面包车爆胎,修理耽搁了2小时。
修车也是收视率极高的节目哦!
路遇车祸,珍惜生命啊!
晚上赶到宝兴县已经是18:30了。在一家小饭馆匆忙赶了个饱又上路了。
据说这已经是宝兴县城很大的饭馆了。
成都——宝兴的路况一直都不错,过了宝兴路就开始颠簸了,在接近硗碛乡时由于此处正在新建一座不小的水电站,山谷两侧到处都是临时公路,分岔极多,一不小心就会走错路。我们赶到硗碛已经是晚上20:00了,天已经黑下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迷路!面包车在黑暗中误打误撞中居然开上了正在施工的大坝顶!看着周围轰鸣而过的大型装卸车,大家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新奇。我们的面包车有如一只混在一群满身泥污水牛中的小白鼠,折腾半天好不容易哧溜出了重围。
庞然大物
抵达夹金山山脚下的新寨子驻地是晚上22:00了,想到第二天的艰苦征程,大家相视无语,洗洗睡了。
9月23日
6:00 get
up!埋锅造饭!收拾停当,7:15出发!
新寨子的海拔是2300米,出了新寨子我们立即拐入一条山间小道,刚开始的一段还能看出是以前森工用的伐木小道,过了一座桥转入山腰的以后就是林间的小路了。
这里树木植被丰茂,海拔2800米以下都是浓密的针叶林,海拔2800米~3200米是高山灌木丛为主,3200米以上就全是高山草甸了。
这种垂直分布能够从视线的感观来直接体会:由暗到明,由窄到宽。2800米以下是在浓荫蔽日的树林里穿行,光线昏暗,由于要不时的提防两旁横斜的树杈和头上的树枝,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低头弯腰行进。偶尔遇到一处开阔处,直腰挺胸深呼吸,心中豁然一亮,确实很振奋精神。
走到山开处,坐看云起时。
2800米以上的高山灌木林,天已经敞亮了,这时的视线可以稍稍的放长一些,可以看到红红绿绿同行们穿梭与灌木丛之间,有种无以名状的美丽。不过美丽的背后往往就是残酷。这里的蚂蟥是相当的猖獗,如果你稍有松懈就做好献血的准备吧!由于事前准备充分,严阵以待,虽然每人都有蚂蟥光顾,但是没有人因此而“流血牺牲”。
鞋子上的蚂蟥
来到3200米以上,不仅仅是天上亮堂了,连地面上也敞开了,极目远望,山腰间盘旋的公路在眼前舒展开来,一直通向雾霭弥朦的山顶。在到达公路第一交汇处之前有一段极为经典的长坡,在大约长达1公里的坡路上视线极好,坡度适中,两厢的山势对峙颇有气势!当地人给此处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埽箕窝。
这就是著名的“埽箕窝”
在第一处休整前来了一曲悠长舒缓但又澎湃持续的前奏序曲,宣告通过了第一阶段的考验,也拉开了真正高山攀登的序幕。
10:15,整整3个小时,所有人都爬上了成功的第一个台阶——公路第一交汇处,海拔3280米。“整整将自己抬高了1000米”,坐在路边回头望着那长长的缓坡不由得自忖。接下来,修整,补给食物,整理装备,经过前面的路途,很多人已经开始轻装了。我换了一双干燥的袜子,虽然鞋子里已经进水了,但暂时的干燥对脚丫是有好处的,何况后面3、4个小时还要指望它争气点。
女战士在检查零件是否完好无损:)
10:45,继续出发。
接下来的路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陡坡,不断的与公路交汇,通过了几处交汇处以后我们已经到了3680米,这时有人已经开始出现高原反应退出了,也有人体力不支放弃了。在3680米处我们做了最后一次修整,剩下一半的人开始对目的地——王母寨垭口(海拔3950米)发起了冲击,在满天迷雾中一步步向山顶攀援。
11:30遇到了山上的原住民——牦牛,不便打搅就远远的绕开了。13:30,终于看到垭口的王母庙和白塔;经过6小时20分钟的跋涉,13:35到达终点,海拔3950米。
垭口的风很大,气温虽然在零上几度,但体感温度却很低,我把抓绒衣、冲锋衣都穿上了都还瑟瑟发抖。趁着刚上来的兴奋劲赶快合影留念,然后就闪人。
下山,已经是坐在车上舒展四肢了,两腿传来的信息是非常累,膝盖也有些隐隐作痛。顺公路坐车返回新寨子驻地,这晚的鼾声是上得了PK台的,个个都不服输:)
9月24日
7:00起床,8:00启程返回成都,总结了来时的教训,回去时终于找到一条近道顺利通过水电站工地。15:00抵蓉,途中在雅安多营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