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搜查》:“体制性剩女”的真实写照
(2008-12-22 10:10: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院线快评 |
《大搜查》:“体制性剩女”的真实写照
文/关雅荻
在当年《无间道》的“铁三角”正式分家后,麦兆辉和庄文强的答卷比刘伟强早一个月交到观众手里,这份答卷足够让人期待——除了金牌导演编剧组合之外,还有少有的郑秀文、陈奕迅组合,特别是两个主演的用心演出是全片最让人欣慰的部分,两人的对手戏也碰撞出不少火花;麦、庄组合的这部新片,制作规模其实不大,也并未追求当年《无间道》的那种警匪片的宏大气势,全片反倒在警匪片类型基础上又添加了轻喜剧的成分,这种不同风格的混搭,应该是这部《大搜查》的一个鲜明特色。
陈奕迅扮演的帮会大哥的儿子突然被绑票,为解救儿子,陈奕迅只能被迫同意郑秀文率队的警方进驻到自己家里,边配合警方展开调查,边调查内鬼,同时还要在香港、内地警方对他的围捕中寻找一线生机⋯⋯这样的警匪互博斗智的故事底子,错综的人物、情节,绝对是麦兆辉、庄文强两人联手的强项,影片从拍摄到叙事节奏等也都在水准之上,这些都保证了《大搜查》具有了相当的娱乐性。
但同时《大搜查》又是一部有着众多明显疑问的的电影,影片很明显能看出因各种原因被多处生硬修改。《大搜查》故事虽然曲折、够悬疑,但从整体上看,麦、庄二人组合多年积累下来的讲故事的经验,他俩攒出来的故事水准理应该远胜于此。这种国产片故事、人物上的硬伤,并非偶然。比如目前仍在公映的《叶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一些人物的设定、相关情节在配合审查时,都进行了多处修改。估计《大搜查》因其题材涉及到两地警方,更加敏感,故事上的“损失”会更加惨重一些。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塑造人物,如果“反面人物”不够强大,那也突显不出“正面人物”的魅力和力量;如果一片“黑暗”看上去只是“灰蒙蒙”,那黎明的曙光也不会觉得有多耀眼。
看看眼下的国产电影,包括《梅兰芳》,或是《非诚勿扰》,你能从里面找出个所谓“坏人”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里我还是不要自问自答了。据说不久前的一部爱情文艺片,曾有过相关审查意见质疑影片故事为什么要“表现一个毒贩子的爱情”?还好,最后因影片整体主题“阳光向上”,才涉险过关。而即将上映的另一部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动作喜剧片,据说之前因审查意见一直胶着在“全片就没什么好人”,据说也刚刚拿到发行许可证,虽然也是障碍重重,但至少也算好事多磨了。
我不知道《大搜查》原来编剧、导演最初完成的故事是怎样,但从最后结果来看,相信跟最初一定差距不小。而这种无奈的妥协,对创作者和观众来说,无疑都是一种遗憾和煎熬。当然,在不断呼吁有更自由电影创作空间同时,更要要求电影创作者能贴近主流市场,通晓主流市场的规矩、法则,要在有限的创作空间里,还要拿出让观众满意的作品。特别对于近几年全面进军内地市场的香港电影人来说,首要的就是要调整心态,主动积极了解内地市场,从了解内地观众到了解内地官方的审查体制。现在的港片,制作稍稍上点规模,就需要内地市场来分担大部分压力,所以从市场需求角度,港片早已不“港”。
眼看着麦、庄二人在努着劲地跟内地市场做对接,但显然各方面还需要润滑。虽然《大搜查》影片本身各种娱乐元素都在,但因对内地市场规则不熟悉,而在创作上受到严重的制肘,最后《大搜查》变成一个创作者自身艰难过渡期的创作产物。所以,《大搜查》没有《无间道》的那种港产警匪片的纯粹、导演风格化的极致,甚至连讲述《伤城》那样一个纯港味电影故事的从容也失去了。《大搜查》就好像本来是个大美女,非要整容,最后即使也凑合能看,也总觉得哪别扭,看着心里不舒服,看着她,感受到的是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市场无所适从的一种焦虑,正如郑秀文片中扮演的那个恋爱十年结不了婚的“体制性剩女”,内心饥渴,但要找对路发泄,还得需要耐心和时间。这时候,任何单方面的抱怨和闭门造车都是徒劳的,希望内地和香港电影人能联手共同努力,尽早找到“发泄”的出口。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