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体验进行时(七)-原来美国老师也会“索取”礼物的!!!

标签:
礼物学校老师育儿 |
分类: 关于孩子 |
昨天儿子学校发来个email,请家长们去参加学期结束的Party。信的末尾说附件中有老师的信息,家长们可以参考下看看,若是想给老师礼物的话,可以心中有点数能买什么。
我觉得这事有点意思,就将附件截了个图:
http://s13/middle/53cecf5fgb3fb46d2e66c&690
这是学校向所有老师征集的信息表,也就是比较基本的个人介绍,生日,最喜欢的颜色,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不过有意思的是,其中也显示了一项“My favorite places for Gift Certificates”:我最喜欢的礼物卡--教师天地(估计是卖教育用品的),Ross(卖打折衣服的),Target(超市),Walmart(超市),Starbucks(星巴克咖啡)美国各大超市和商场以及餐馆咖啡馆什么的都有提供各种面值的礼物卡,就像中国的联华OK卡之类的,有$5, $10等等。
信息表里面也提供了老师最喜欢的快餐,最喜欢的餐馆,这也让我有点疑惑,难道是给家长们知道若是请老师去吃饭,要选哪个餐馆比较合他们的口味?(不过仔细看看也都是些比较便宜的简单的餐馆,不是豪华型的。)
今天拿了这张表格问先生,他说他以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但他说美国人的礼物一般都是小小的,五元十元就ok了,不用多担心。我这颗中国心也就放下了。
想起前些天看到一则新闻,国内一个老师给孩子发短信,明目张胆要茅台酒什么的,记不清楚了,反正是很名贵的东西,真是让人心痛又心急。痛的是已经不知道为人师表现今是什么意义,急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理层面会有多灰暗,他们还能看到多少积极的值得他们学习的东西?
虽然看到儿子的这个email开始我也有点不舒服,怎么美国老师也“要”礼物呢。教师的天责就是尽心尽力教导孩子,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回报”,任何物质形式的回馈要求都是孩子本身负担不起的,也都是不应该的。但后来看到是学校管理层搜集的信息,然后给每个父母都发公开信,是“冠冕堂皇”的,只好换个角度想,这样要在明处的总比暗地里的好。 其实对老师一个学期的辛苦工作,做家长的都很希望能有某种方式能表达谢意,他们这样做也算是善解人意方便大家吧。
我觉得这事有点意思,就将附件截了个图:
http://s13/middle/53cecf5fgb3fb46d2e66c&690
这是学校向所有老师征集的信息表,也就是比较基本的个人介绍,生日,最喜欢的颜色,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不过有意思的是,其中也显示了一项“My favorite places for Gift Certificates”:我最喜欢的礼物卡--教师天地(估计是卖教育用品的),Ross(卖打折衣服的),Target(超市),Walmart(超市),Starbucks(星巴克咖啡)美国各大超市和商场以及餐馆咖啡馆什么的都有提供各种面值的礼物卡,就像中国的联华OK卡之类的,有$5, $10等等。
信息表里面也提供了老师最喜欢的快餐,最喜欢的餐馆,这也让我有点疑惑,难道是给家长们知道若是请老师去吃饭,要选哪个餐馆比较合他们的口味?(不过仔细看看也都是些比较便宜的简单的餐馆,不是豪华型的。)
今天拿了这张表格问先生,他说他以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但他说美国人的礼物一般都是小小的,五元十元就ok了,不用多担心。我这颗中国心也就放下了。
想起前些天看到一则新闻,国内一个老师给孩子发短信,明目张胆要茅台酒什么的,记不清楚了,反正是很名贵的东西,真是让人心痛又心急。痛的是已经不知道为人师表现今是什么意义,急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理层面会有多灰暗,他们还能看到多少积极的值得他们学习的东西?
虽然看到儿子的这个email开始我也有点不舒服,怎么美国老师也“要”礼物呢。教师的天责就是尽心尽力教导孩子,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回报”,任何物质形式的回馈要求都是孩子本身负担不起的,也都是不应该的。但后来看到是学校管理层搜集的信息,然后给每个父母都发公开信,是“冠冕堂皇”的,只好换个角度想,这样要在明处的总比暗地里的好。 其实对老师一个学期的辛苦工作,做家长的都很希望能有某种方式能表达谢意,他们这样做也算是善解人意方便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