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奥林匹克公园南岬公园邦迪海湾海德公园旅游 |
分类: 异国风情 |
悉尼奥运会是一届环保和节能运动会,沿着奥林匹克公园大道上可以见到大规模的太阳能装置;主会场就是建筑在原来的垃圾场上的。
在主会场对面大草坪上还有一个由20多条钢管支撑着环形顶盖喷泉.
大理石地面上镶嵌着金银色的金属条,上面镌刻着所有金牌获得者的姓名、国籍、项目,这就是著名的星光大道。
主会场外有由100长短粗细颜色不一的钢管组成的钢柱林,在阳光闪闪发光。柱子上都刻有许多人名,这是参加悉尼奥运会的所有志愿者的姓名,这也许是对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们最好的褒奖。有些钢柱上刻有历届奥运会的基本情况,其中一个中段有个玻璃窗,内中摆放了悉尼奥运会的火炬。
看罢奥林匹克公园,自然少不了悉尼歌剧院了。隔着波光磷磷的海面远远望去:悉尼大桥和歌剧院相应成趣,让人不禁醉心于它们的和谐和宏伟。
大桥宛若一把巨大的钢质弯弓架在海湾之上,而桥的一侧正是那座蜚声世界的悉尼歌剧院,如几叶鼓风待发的白帆卧在水中,两组建筑一个壮美,一个秀丽,在略显阴暗的天空下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一道风景是建筑艺术和技巧的奇特结合。
悉尼歌剧院以建筑形象独特而著称于世。筑建在悉尼港内一块伸入海面的地段上,东、西、北三面临水,南面对着植物园。
悉尼为兴建这座歌剧院于1955年举行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从233个方案中选定丹麦建筑师约翰.乌松的设计。1966年乌松辞去剧院总建筑师职务,剩下的室内设计由澳大利亚建筑师完成。歌剧院从1959年破土动工,1973年全部竣工。
该建筑施工过程中整个外墙用不反光的白瓷砖,用钢筋在平台上固定后拉出来的,钢筋在内,外看不到,做好个架子再用大模块一块一块包马上去,最后挤压成形(当时没有钢筋混泥土技术)。而玻璃镶嵌,外条是活动的,因有空隙不怕热胀冷缩(至今没有一块损坏)。该设计结果鸟都站不上去,风从下吹进从上出,鸟粪落不上(至今外墙从没用人工擦过)。
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伟大的设计理念、伟大的建筑技术让人称叹!这座建筑被视为悉尼市的标志。面对它,耳边响起图兰多的“今夜无眠”。贴近它,会有种久违的感触。迟慢的步伐,似乎让自己明白这种文化恋情原来那么持久、那么深邃在心!
南半球最秀丽的悉尼海港
登上游船畅游美丽的悉尼港。游船沿着悉尼港缓缓前进,站在船头可以从四面八方不同的角度欣赏悉尼歌剧院以及内陆港湾的景色。
这座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的宏伟大桥,这就是著名的悉尼海港大桥。悉尼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
“麦考利夫人的椅子”是皇家植物园里颇具代表性的景点,说是椅子,其实就是在岩石上凿出的几个台阶构成了椅子的形状。
南岬公园的景色十分壮观。沿着观景步道登上岸边高处,面向太平洋的海岸线是一溜儿陡峭的悬崖,可以看到壮阔的南太平洋、南角、北角。太平洋的惊涛骇浪经年历久地冲刷这一片海岸,形成百米高的悬崖峭壁。这里地势险要,一度作为军事要塞,被人们称为裂缝the Gap。因为很多人选择此地作为自杀地点而出名。为防止发生意外,政府在峭壁边竖起了高高的护栏。悬崖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万重浪花。
邦迪海湾是离悉尼最近的港湾,也是最美的沙滩。海湾如一牙弯月静静的躺在海边,清澈的海水,碧绿碧蓝,海里的沙子,又白又细,海浪温柔的拍打着海岸。海水从近到远逐渐由绿色变成兰色,极目远望,水天一色。
邦迪在澳大利亚原居民的语言中,是“激碎在岩石上的浪花”,顾名思义,蓝色的大海与洁白的浪花交相辉映,美丽绝伦。
这里无论在夏季或冬季,都是悉尼的精华所在,海滩的生活非常舒适,每当夏季,这里也是日光浴和冲浪的绝佳地点,游客也可在这里观看一场嘉年华会。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最大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校建于1850年,共有10个校区, 主校区位于悉尼市中心,古老与现代的建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
海德公园在市中心,园名来自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公园四周绿树环绕,如地毯般的草坪连绵不断。南端有澳纽战争纪念碑,一条茂密的林荫大道通到北端的雅赐保喷泉。
海德公园附近就是哥特式建筑圣.玛莉大教堂和一些历史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