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开上海有十六年了,多次想找机会回去看看,浦东早就在毕业时我们看到的规划图上繁华起来了,学校成了同济的校园,阿姨家的当年那个爱哭的小弟也快结婚了,外婆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上次聚会没能参加被同学们怪罪至今......
机票还没订好,上海的老师同学已经都安排好,下机时老同学已经在出口等候,我们同一寝室对面床,在相互的记忆里还都是面对面坐在桌前的样子,一路上聊着能想起来的每一个同学,仿佛一切都是昨天的事,只是昨天到今天经过了十六年。
几位同学和老师已在酒店等候,也许因为平时在网络上都有联系,或者他们经常一起聚,大家也好象昨天才分别,没有了不必要的什么寒暄,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因为不是周末,个别同学还在赶来的路上,大家边吃边等。
哈,这真是个全民炒股的时代,还没聊几句,话题已经转到股票上,从去年热火朝天到目前动荡不稳,从绩优股到庄家炒作,从大家都赚的个股到本周的大势,每个人都眉飞色舞,我和另外一女同学完全不懂,面面相觑无法插话,我更是无聊地几次把话题扯过来,但势单力薄终于无法扭转乾坤,最后只好放弃,认真当起听众来。
一个人出差是很舒服的,在酒店睡到自然醒,给阿姨打了电话问好路退房。天气很好,拖着个箱子一个人走在上海的街头,看着这个陌生又似曾相识的城市,不知道十多年前是否曾经也在这里走过。
阿姨是个上海知青,她在北大荒插队时只四岁的我就跟她回上海探亲,住了几个月才回去,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家里全听不懂了。在上海读书的时候阿姨早返城了,我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阿姨家蹭饭,叔叔做了一手好菜,每次走时还给我准备一瓶榨菜炒肉丝,在寝室里这可是上等了好菜,让同学好生羡慕!可惜物是人非,叔叔已经走了几年了。
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儿,发现完全高估了自己,阿姨家应该不算近于是决定打的,后来还是庆幸没有坚持走着去。快到楼下时记忆犹新起来,那座楼周围还是老样子,当年要人开的电梯现在已经是自动了,阿姨家也没太变,当年让我觉得很新鲜的那个有灯的吊扇都还挂着;外婆还住在那个小弄堂里,那个需要自己倒马桶的老房子,当年能看到很远的小隔楼。外婆快八十了,耳朵不太好,身体也每况愈下,牙不好几乎不太能吃动东西,看到我这个大外孙女老人格外开心,说起三十多年前领着我去买小菜,说起我缠着要吃的白糖杨梅,至今这小零食都是我的至爱,外婆始终拉着我的手,说抱大的孙子都不来看她,我这个外孙女没白养啊,可惜我也是这么多年都没能来看望外婆,着实惭愧呀。
因为还要赶着去黄山开会,下午阿姨家的小弟带着女朋友回来送我,小弟完全就是叔叔的翻版,我在他身上看到的全是叔叔的影子。
十余年才回一次上海,十余年才这样相聚一次,只是不知道明年小弟结婚时是否有时间来参加,但愿外婆好好的......
当年的规划图现在的金融街
上海的亲人
我读书时候的至爱,香臭香臭的!
机票是从浦东机场飞的,感受了一下磁悬浮列车,快,稳,不过有点晕晕的
加载中,请稍候......